時間:2013-04-12 10:48:5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張華鈺,張旭東
城鎮化建設事關百姓福祉。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遵循城市發展規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科學規劃,嚴格管理。那么,應該如何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建設呢?
日前,本報記者在山西省縣級市原平市歷時數月的采訪中發現,在該市的城鎮化建設中,存在著違規用地、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甚至違建高檔別墅等多種亂現象。其中,一處名為“瑞德佳苑”的小區尤為“典型”。
鬧市區違規建起豪華別墅
“瑞德佳苑”小區位于原平市的繁華主街道上,在原平市這樣的縣級市內,無論地理位置還是周邊環境,都算是很不錯的小區。
走入“瑞德佳苑”小區,可以看到四排整齊規劃的單元樓,而在單元樓西側,卻是四排豪華別墅。這些別墅的占地面積十分寬敞,主體建筑恢弘大氣,全部為復式歐美風格建筑。每棟別墅擁有一個面積約200平方米左右的單獨庭院,別墅為地上2層地下1層,每層占地約為200平方米。
這些鬧中取靜的別墅有的已經開始裝修,接近完工。在別墅區南起第二排東戶,寬敞的庭院內甚至在建了一排廂房之后,仍然可以停放兩輛以上的轎車。別墅的室內,地板全部采用雕花大理石鋪就,客廳內醒目的歐式轉角樓梯直達二樓,雖然裝修并未全部完工,但極盡奢華豪富的場景已經可見一斑。
現場正在裝修的工人告訴記者,這棟別墅僅裝修前期的人工費就高達35萬元,這個數字還并不包括裝修前期的水泥、沙子、木材、石料等裝修材料的價格。如果全部算下來,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這棟別墅與南起第二排的連棟別墅相比,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南起第二排將兩座別墅的庭院打通成為了一排更加豪奢的別墅,不說室內,僅寬敞的別墅庭院中央,已經完工的精美棕色大理石噴泉就令人格外矚目。
據裝修的工人說,這幢聯排別墅的主人是原平市的一位領導所有。
入住業主擔心房產證無著落
目前,“瑞德佳苑”小區內單元樓的業主們已經入住,雖然每天進進出出看著扎眼的豪華別墅多少有些“羨慕嫉妒恨”,但業主們更揪心的是:開發商直到目前還沒有把房屋的產權證辦下來。
記者以購買“瑞德佳苑”小區二手房的身份咨詢了原平市房管局,原平市房管局交易科的負責人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由于各項手續難以完善,“瑞德佳苑”小區幾乎
不可能辦下來房產證,因此她勸記者,購買“瑞德佳苑”小區的二手房,應該謹慎些。
據記者調查,“瑞德佳苑”是由山西瑞德工貿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山西瑞德工貿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國有企業,2000年改制成為股份制企業,其中國有資本占到37%的股份,原企業管理人占有51%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原企業職工擁有。
企業性質雖然改制為股份制企業,但該企業的土地性質仍然是國有劃撥。
2007年,瑞德工貿以解決職工住房困難和企業未來發展為由,提出了興建住宅樓的申請,忻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審批立項同意興建職工培訓中心1000平方米,職工住宅樓26000平方米,商業樓5000平方米。
但到2008年原平市城鄉建設局進行行政審批確定時,卻將忻州市發改委審批同意的1000平方米的職工培訓中心,擴展為4層3565平方米,職工住宅樓也擴大為26650平方米。
而等到實際建設完工時,呈現在大家眼前的“瑞德佳苑”職工培訓中心更是擴大到了6層,6棟職工住宅樓則擴大到了40000平方米!不僅如此,在沒有審批立項,城建規劃等手續的情況下,該項目擅自興建了四排豪華別墅。
2009年,建成的“瑞德佳苑”職工住宅樓直接以商品房形式面向市場公開進行銷售,據了解,當時該樓盤每平方米售價超過2500元,屬原平市房地產市場中的較高檔樓盤。
違規建設何以一路綠燈?
“瑞德佳苑”小區的業主告訴記者,直到現在,開發商依然承諾未來會給業主們辦理房產證,但這明顯與房管局的說法相悖,因此業主們憂心忡忡。
那么,“瑞德佳苑”何以如此膽大?為何敢于違規建設,違法銷售?為何原平市城建局會為其增加審批面積?原平市城建局何以一路綠燈,對“瑞德佳苑”的違規情況視若無睹?
據記者調查,“瑞德佳苑”地產項目的承建商為原平市方圓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法人趙建明。令人頗感巧合的是,趙建明的胞弟趙某為原平市城建局職工,而城建局正是該項目主要的政府主管部門。
原平市城建局的蔡總工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人員變動頻繁,瑞德小區的事情現在已經沒人清楚了。而對具體問題,蔡總工程師表示:瑞德小區的職工集資建房被當做商品房銷售是普遍現象,瑞德小區是否存在私建別墅他們不清楚,瑞德小區擅自擴建擴容等違法行為是由上級部門處理的,具體情況也不清楚。
原平市規劃局辦公室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瑞德小區的所有問題都是由上級部門罰款處理的,至于罰款多少,以何種標準處罰的,他們并不清楚,但是上級罰款處理后原平市規劃局不再過問此事。
原平市城建局的上級主管部門忻州市城建局則最終答復記者說,忻州市城建局與原平市城建局只有業務指導關系,因此對于原平市城建局的做法,他們也難以干涉。對于該小區違規違法等行為的查處只能由原平市地方政府進行。
城鎮化建設應當遵紀守法
事實上,據記者調查,有關瑞德小區的建筑規劃用地許可證、建筑規劃施工許可證等手續均是由原平市城建局和原平市規劃局辦理的。因此,有關瑞德小區的違規問題,原平市城建局和原平市規劃局都負有管理責任。
目前,我國各地均處于城鎮化建設的熱潮之中,而原平市瑞德小區的現狀,可以看做是城鎮化建設熱潮中違規違法的標本。
其一,以職工集資建房為名建設的瑞德小區,大部分房屋卻以市場價被當做商品房銷售。瑞德小區以職工集資住房名義立項,超面積建設400余套住宅,后以市場價格當商品房向社會公開銷售其中80%以上。在城鎮化建設的熱潮中,各地以職工集資建房為名的項目屢見不鮮,但以職工集資建房為名的項目在土地審批、立項等多個環節享受了國家的政策性優惠,甚至還減免了土地出讓金,這就導致后期買了這些項目的普通購房者面臨著難以取得房產證的尷尬。
其二,瑞德小區集資房及職工培訓中心、商業樓擅自擴建擴容等違法行為,應當如何處理?擅自擴建擴容在城鎮化建設中也是隨處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并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而對此擅自擴建擴容等違規違法的處理,各地大多以罰款了事,甚至以取得罰款成為了違規項目合法化的護身符,長此以往,法律的尊嚴就將成為兒戲。
其三,違建的別墅應當如何處理?原平瑞德小區內由原平市方圓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4排8棟別墅,無立項、無規劃、無審批,屬于國家三令五申禁止建設的項目,但對此違建,原平市城建、規劃等部門卻視而不見。
據知情人士透露,瑞德小區實際承建開發商趙某為原平市城建局職工,其違規修建的別墅除了部分自己享用外,部分別墅指可能用于權力尋租,甚至傳言稱其中一棟聯排別墅已經送給了原平市的一位高級領導,這才使得一個改變規劃、超容超建1倍以上的違法違規項目至今未遭到實際意義上的處罰。
城鎮化建設是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提升經濟建設、改善居民生活、加快勞動力轉移的大業,但在這一大業的建設之中,如果任意違規違法行事,就難免留下諸多后遺癥,給城鎮化建設的大業涂上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