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垃圾分類亟需換位式的宣傳指引
時間:2013-04-16 22:04:43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 王姝君 

    近日,惠州有三個小區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這也是時隔一年半后再次啟動的新試點。要讓此次垃圾分類有實質性突破,政府必須徹底改變管理式的宣傳引導,學會換位思考,以更多入眼入心的人性化宣教,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自覺行動。

    近年來,隨著PM2.5、霧霾天氣等詞匯從教科書走向日常生活,垃圾分類越發成為政府乃至普通百姓關注的熱點。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垃圾分類輪番遭遇“高調開場、低調收場”的慘淡局面。談及原因時,大多是“意識不強、缺乏常識、懶于分類”等詬病市民的論調。但是,如果我們深究“標識不清、分類復雜、宣傳單一”等更深層次的因素,則發現這些論調避重就輕,本末倒置。這就好像老師用錯教科書,講錯學習方法,卻怪學生腦袋笨、不用心。

    其實,垃圾分類既是一個市民實踐過程,更是一個政府服務過程。只有政府部門多從百姓的角度出發,以更具有操作性和吸引力的方式科學引導,垃圾分類才不會永遠停留在試點階段。

    一方面,要考慮市民接受程度,降低垃圾分類的難度。很多市民其實很愿意垃圾分類,可走到垃圾桶前就被復雜的分類標準弄得手足無措,最后只能是投得準不準,就看手氣好不好。政府不妨讓垃圾中轉部門承擔專業分類的任務,將小區垃圾分類粗線條化、簡易化,讓居民明白些、輕松點。比如惠州此次只做“干垃圾”和“濕垃圾”二元分類就是一種易于百姓判斷的新方式。

    另一方面,要顧及市民接受方式,豐富宣傳指引的形式。垃圾分類是一項貴在堅持的環保工程,最忌“一本宣傳冊、一句空口號”的說教形式。要多些潛移默化的科普活動,在垃圾桶附近以漫畫、實圖、打油詩等方式普及分類常識,在社區開設服務熱線免費為居民答疑解惑。要多些參與式的引導,在小區QQ群和微博上討論陋習和善舉,聽取居民意見,完善配套服務;依托物業挖掘和獎勵環保小標兵,讓身邊人說身邊事,不斷傳遞正能量。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