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昨日聯合發布的《投資藍皮書:中國投資發展報告(2013)》認為,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70%,城鎮化已經成為決定我國經濟增長的關鍵性因素。
投資藍皮書指出,未來20年是中國城鄉變動最劇烈的時期。到2030年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將達到70%,屆時居住在城市和城鎮的人口將超過10億人。也就是說未來20年中國農村的人口將減少1/3以上,將有3億人由農村移居到城市和城鎮。
投資藍皮書稱,實踐表明,我國的城鎮化率每增加1%,就可拉動當年國內生產總值1%~2%。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后凱在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城鎮化水平為52.6%左右,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預計在2033年前后達到70%。由于70%是城鎮化率一個重要拐點,即城鎮化會從快速推進階段轉到穩定發展的階段,這意味著今后10年我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仍然是可以預期的。
但魏后凱提醒,我國城鎮化推進速度必須適度,不能追求過高的速度,應當保持與經濟發展水平、工業化階段、城市服務能力、人口吸納能力、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城鎮化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85%左右是一個峰值。預計到2050年,我國城鎮化水平超過80%,接近飽和度,也就意味著城鎮化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