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養老金改革路徑圖
時間:2013-05-05 13:37:34  來源:南方周末  作者: 馮禹丁,石曉霞, 張明萌 
    如何為中國養老?老齡化社會的迫近,使得這一追問愈發迫切。

    養老金的收入等于每個人的平均工資乘以繳費率,支出等于每個人的養老金乘以退休人數。2011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已升至13.26%,進入國際通行標準下的老齡化社會。2030年以后,這一比例將上升至約28%。

    清華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對南方周末記者說,1990年18個中國人養一個老人,2000年10個養一個,現在是3個養一個,很快就將2個養一個,再不放開計劃生育政策的話,按1.12的總生育率,我國將進入0.9個人養一個老人的超級老齡社會。顯然,屆時現有社保體系20%的統籌比例是難以支撐的。

    “這是最后的時間表,‘十二五’期間必須要完成社保體系建設,而不只是框架。”她說。

    但出路在哪里?

    2013年3月末,曾有媒體報道稱人社部針對社保體制改革具體方案已經有了原則和方向,正在小范圍內征求意見。但南方周末記者向多位業內專家求證,他們均表示沒聽說有此改革方案的存在。人社部專家委員會成員鄭秉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媒體爆出來上述消息的三天前,人社部召集社保委員會開會,“開了一下午會,都沒聽說有這個方案,毫無疑問肯定是一個訛傳”。

    業內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五年前社保部倒曾經想搞社保制度改革,還曾花了幾百萬委托兩個專家課題組做改革方案,但后來方案沒有獲得認可和實施。該人士認為,社保改革的整體方案靠人社部一個部門不可能做出,而需由發改委、財政部、衛生與計生委、民政部等部門協同。

    據多位業內專家透露,目前新一任政府班子已經指定由國務院副總理級別人士牽頭負責社保改革一事。

    社保制度究竟該如何改革?

    劃撥國有資產與延遲退休

    2013年的博鰲論壇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戴相龍再次建議,通過延長退休年齡、加大國有資產劃撥社保的力度等方式彌補社保缺口。此前他也曾多次建議劃撥央企20%的利潤到社保基金,來彌補養老金缺口,爭取到2020年做實個人賬戶。

    事實上,劃撥國有資產償還社保欠賬的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中期。據經濟學家吳敬璉回憶,當時經濟學界在討論社保制度改革時,曾針對社保空賬問題提出兩種補償辦法,一是由財政發行債券來償還政府對老職工的隱性負債;另一種是切出一塊國有資產劃入社保基金,用以做實老職工的個人賬戶。但由于受到一些政府職能部門官員的反對,這兩種辦法都未被接受。

    “每當要落實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建立新社保體系的時刻,從國有資產中‘切一塊’的建議都會遭到社保主管機關的反對,最后被擱置,使行政主管機關對社保基金的收繳、保管和發放全權處理的權力保持不變。”吳敬璉在他與馬國川合著的《中國經濟改革二十講》中如此寫道。

    延長退休年齡則是常見的另一項建議。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幾位專家都認為,延長退休年齡是早晚的事,一是因為中國人均壽命延長之后男性60歲退休、女性55歲退休的老標準已經落后了,在國際上多數國家早就實行了65歲退休制,比如瑞典1950年代曾規定70歲退休,后來降到65歲,后來又升到67歲;二是按現行規定中國職工繳滿15年即可領取養老金,這一繳費年限在老齡化社會來臨時顯然難以為繼。可資對比的是,英國曾經規定雇員必須繳納社保稅達44年,后來降到39年,再后來降到30年。“錢不可能憑空而來,交15年領40年,是絕對不可能的。”中國政法大學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胡繼曄說。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規劃研究部副主任熊軍認為,長遠來看我國法定退休年齡定是要延遲的,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于,屆時我們如何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使60歲以上人群能繼續工作?因為目前已經有很多地方因為工作機會不足或工資成本壓力,讓不滿退休年齡的職工提前退休。

    統一的大網和多層次保障體系

    如何把碎片化的社保制度整合成一張統一的大網,胡繼曄和楊燕綏都認為,要建立中國國民基礎養老金來解決人們基本的溫飽問題。

    胡繼曄主張將目前20%統籌部分改為征收12%的社會保障稅,費率降低、稅基擴大;8%的個人賬戶作為不能挪用的私有財產,“稅費兩條路”。這樣既可以減輕企業負擔,又可做實個人賬戶。

    而社會保障稅形成的結余資金作為“保命錢”,依安全第一原則不能進入股市,只能用來購買不允許入市交易的特種國債。不過,2002年中央發行過368億元社會保障特種國債,但后來沒有下文。

    但如果由中央來統籌國民基礎養老金,則涉及另一個問題——中國沒有居民檔案,楊燕綏擔心在“政府數不清人頭”的情況下由中央統籌,可能出現地方和居民以虛報年齡、提前退休、冒領等方式騙取養老金。她認為中國首先要建立居民征信檔案管理系統。

    而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來分散壓力和風險,既是許多專家提出的道路,也在其他國家早有先例。

    比如,企業年金制度在國外是養老金的重要支柱之一,而中國自2004年以來,只有不到0.5%的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制,積累資金僅3570億元。這與現有20%的企業費率過高有關。胡繼曄建議中國可學習新西蘭和英國的企業年金“自動加入”制度,即單位必須要為年輕人、新員工上企業年金,但員工可以選擇自愿退出。

    胡繼曄認為,通過建立企業年金的方式,還可以一并解決多年來難以撼動的養老金雙軌制并軌問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不用繳納養老金,但退休金高過一般企業職工。他建議為數千萬機關單位人員建立公務員職業年金、教師職業年金等,讓老人、中年人退休后待遇不降低,但是新人進入單位實行與一般企業職工接軌的新政策,從而以“和平贖買”方式終結雙軌制。

    “現在看起來所有的苦難,都是因為養老保障全部集中在政府要兜底的基本養老保障上,體系單一只有一個支柱,缺口看起來就會非常大。”熊軍說。他認為應建立基本養老保障、補充養老保障和個人養老儲蓄三個層級的養老保障,其中基本養老保障的保障水平可以下調,同時將其他兩個層級的保障提高。

    如果多層次的養老體系建立起來,積累式基金的投資管理如何安全又高收益,將變成一個核心問題。

    “如果這一部分管理運營做得好的話,可以提供20%-30%的替代率,那么福利水平不會下降,公平性問題也得到解決。”熊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熊軍以成立13年的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為例說明,實現上述目標是可能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上是吸收國外同類基金的先進經驗,不過在股票投資上的比例上限約為40%,低于國際同行50%-60%的比例,同時有一部分股權投資,目的是為了在長期中戰勝通脹。熊軍說,“但是開展股權投資要求具備較強的風險管理能力,我們比較透明,重大決策都要攤在桌面上,由投資委員會決策。”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