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寧越敏提出,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實現新型工業化。
在城鎮化過程中普遍有四個轉型:人口結構的轉型、經濟結構的轉型、地域空間的轉型和生活方式的轉型。美國學者弗里德曼把這四個轉型分為城市化1和城市化2,城市化1主要是指前三個轉型,是物化、可見的;城市化2更多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擴散過程。如今談到城鎮化,更強調城市化1,城市化2幾乎被忽略。
中國城鎮化的基本特點是城市化速度快、規模大、半城市化現象明顯。相較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過去30年的城鎮化基調屬于積極型城鎮化。要重視小城鎮的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協調發展的道路。但在實際中,大城市往往獲得更多資源,而小城鎮的發展比較有限。
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密不可分,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實現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涉及“智慧城市”建設,也就是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城市化。此外,新型工業化還涉及“可持續發展”這一重要概念;新型城鎮化還必然要以人為本,包括解決半城市化、完善社會保障、提高民生質量、創新社會管理等問題;新型城鎮化也與建設“美麗中國”息息相關,即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戰略,包括建設緊湊型城市、降低能源消耗、開發可再生能源等諸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