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在我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下,人才流動日益加大,遺棄檔案的現象也越來越多,有近四成高學歷求職者成為“棄檔族”。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國家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事檔案的重視程度很高,而在這一體制之外由人才服務中心代理的人事檔案卻被棄之不顧,而且數量不在少數。
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人才資源開發協會會長馬仲良在接受《城市化》雜志采訪時將檔案被遺棄的原因歸結為檔案的使用不到位,而且人們對檔案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和認識,也就不重視自己的檔案。他說:“一旦檔案和誠信聯系起來,其使用會越來越多。”同時,他也認為轉檔案的程序繁瑣、落后,人們沒那么多時間,也嫌麻煩。“應該服務到位,減少繁瑣的手續。”
針對目前遺棄檔案的現象,不少人對人事檔案的未來命運進行猜策,其中有不少預測將取消人事檔案的現有收費模式。
的確,與國有單位固定人員相比,流動人員不僅在市場就業面臨種種風險,還要年復一年地交檔案管理費,增加了其經濟負擔,無疑提高了人才市場的流動成本;而檔案管理費讓非公企業承擔,也顯得不公平。
對此,馬仲良也坦言:“檔案管理應該作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的一項內容,由國家財政來支付,不應該讓個人來交費,也不應該由單位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