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11月20日電 (李如勝 錢營爾安)“政銀企合作,把先進的國內農業技術帶給國外,把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合格的人才送往國外,有效的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在11月20日舉行的湖北農業“走出去”懇談會上,記者獲悉,湖北銀企政合作模式為企業海外投資并購鋪路,湖北農業“走出去”正逐步叫響海外。
會議重點推介國家開發銀行支持農業“走出去”的主要做法,與湖北企業分享農業“走出去”項目資源與發展機遇,其中萬寶糧油公司董事長柴順功在開行支持下在莫桑比克進行農業開發的成功案例引發與會企業特別關注。
據悉,萬寶糧油公司正是在國家開發銀行湖北分行提供信息穿針引線和“貸款+投資”的持續融資支持下,2011年赴莫桑比克投資,僅僅1年多的時間就形成10萬畝的水稻種植規模,并且通過幫助對方提高畝產和培訓技術人員,贏得當地政府和居民的認可,并獲得中莫兩國政府高層的高度肯定。今年莫桑比克總統格布扎來中國訪問時還專程去實地參觀萬寶本部。
除了銀企政三方攜手的萬寶糧油莫桑比克的農業開發項目。國家開發銀行湖北分行還助力了多項海外項目的成功合作:三峽集團收購葡萄牙電力公司股權項目,武鋼收購德國蒂森克虜伯激光焊接業務項目、葛洲壩安哥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塔吉克斯坦華新亞灣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產線項目,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躋身全球前三甲的流動資金貸款項目等,“海外湖北”品牌正逐步叫響。
國家開發銀行湖北分行副行長張道洋表示,以農業“走出去”為切入點,既能發揮湖北的優勢,又能帶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加工業和商貿企業“走出去”機遇,甚至帶動國內過剩產能轉移,從而既打響“海外湖北”品牌,又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他同時建議企業“走出去”采取“抱團出海”的方式,整合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三方的優勢資源,并通過企業聯合體等方式增強競爭力。
在銀企政合作模式基礎上,湖北農業“走出去”改變了以往單一的以種植業為主,到現在以養殖業和加工業等多項并舉農業產業化模式,目前,已在非洲、歐洲、澳洲等國家地區布局,且代表了“國有農場”的水平。
湖北農墾局副局長胡超表示,湖北正在制定戰略規劃,將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圍繞“國有農場”唱戲,加強與市場深度融合,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有機結合,擴大對外開放水平,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做出更大貢獻。
湖北農業“走出去”懇談會由湖北省政府金融辦、農業廳、商務廳與國家開發銀行湖北分行聯合舉辦,30余家湖北企業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