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這首家喻戶曉的《愛的奉獻》歌曲在桑植縣利福塔鎮八一小學操場上響徹著。
11月14日,來自長沙民族聯誼會桑植分會的10余名會員,驅車專程從長沙趕回家鄉捐資助學,為當地6所學校70余名貧困學生送去溫暖。
“阿姨,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不會辜負您對我的期望。”13歲小女孩劉彩虹哽咽著對資助她的曾女士說道。
“以后有什么困難,直接打阿姨的電話,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會盡力來幫助你的。”曾女士親切地對彩虹說道。
劉彩虹,一個剛剛走進青春期的小女生,心里卻藏著深深的傷。“媽媽在生弟弟的時候去世了,爸爸之后離家出走,杳無音訊,只剩下爺爺和奶奶撫養我和9歲的弟弟。”說著說著,彩虹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經由學校發放調查表、班主任實地走訪,八一小學及中學共選出49名受資助的學生,每名學生都獲得了桑植分會會員資助的1000元助學金。此外,分會會員還將從其中挑選出家庭特別困難的部分學生進行一對一扶助,幫助他們完成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大學的學業。
劉彩虹就是被協會會員曾女士現場選取的特困資助學生。
聚力 將愛進行到底
捐資儀式結束后,會員們決心深入到受助學生的家庭進行詳細了解,他們究竟是在怎樣的環境里學習成長?
帶著疑問,本刊記者跟隨愛心小組來到了學生家里。
簡陋而窄小的老舊木房子門前坐著一對老人,一小男孩在使勁地扇著火爐。房子看上去十分陳舊,朝一旁傾斜。房間內,沒有找到除了電燈泡以外的任何電器。
老人用驚恐的眼神看著陌生的我們,說明來意之后,受資助學生金鑫夢的爺爺突然哭了起來:“孩子的爸爸現在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和他們的奶奶在,他們的媽媽早在幾年前就離開人世了,留下四個孩子給我們。”聽完老爺爺的哭訴,金鑫夢突然也哭了起來:“媽媽離開我們了,爺爺現在生著病,奶奶身體也不好······”
現場一位媒體資深記者聽到孩子的訴說后,不禁鼻子一酸,連忙掏出錢包,將600元慰問金塞到孩子手中,希望他們日子能好起來。
此情此景,每個人心里都五味雜陳,分會會長王學剛也從包里拿出一個裝了1000元的信封塞給老人,安慰說:“您老人家不用擔心,還有我們在。”
一番寒暄之后,我們要離開前往下一個家庭了解情況,二位老人起身相送,眼含熱淚地說著:“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好人一定會有好報的!”直到走到溪對岸,還能瞧見老人家朝我們方向張望著。
“這次活動是我們分會發起的第一次助學活動,我們會將這一活動制度化,長期化,每年都會發起一次助學義捐。將愛心進行到底,讓這種愛心活動一直傳遞下去。”王學剛會長對本刊記者說道。
堅持 任重而道遠
第二天一大早,分會會員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到桑植縣橋自彎鄉廖漢生紅軍學校舉行助學金發放儀式。
清晨的廖漢生紅軍學校被白茫茫的大霧環繞著,放眼一望,列隊整齊的孩子們站在操場上,瞧見我們,不少孩子都露出了羞澀的笑容。
該校校長王瑛對本刊記者說:“學校本期共有1200余名學生,其中有一半是貧困學生,他們大多是失去雙親或者是單親家庭,還有就是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收入甚微,這些孩子在每學期開學時,都無法交清入學費用,就連生活費也要學校減免才能勉強正常入學。”
儀式上,分會會員為該校17名學生發放了助學金,其中最小的才6歲,讀一年級。當本刊記者將照相機對準她的時候,她靦腆地說了一句:“謝謝叔叔阿姨們,我會好好學習的。”聽完孩子的話,內心說不出是什么滋味,才6歲的小不點,好像懂得很多一樣。或許正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說的那樣,困境使人成長、強大。希望這些孩子們在社會善心人士的幫助下都能成材,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
看著孩子們拿到助學款那高興的心情,我們不禁感慨:全省乃至全國,還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幫扶活動任重而道遠!
看著孩子們那清澈的眼神,我們知道,這件事情是值得我們去堅持的!
家長 責任重于山
在此次助學活動中,學生們的故事令人心疼,但部分家長的行為也令人痛恨。
劉彩虹,母親去世,父親杳無音訊,由爺爺奶奶撫養;王利,父親去世,母親離家出走,6年來,從未回家過;陽光,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跟著年近七旬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沒有任何經濟來源……
為什么給了孩子生命,卻不讓他們體會到你們對他們的愛?你們如何舍得,讓他們如此弱小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擔?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我們應該將最美好的留給他們,而不是在他們幼小時就留下創傷。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長沙市民族聯誼會桑植分會的助學活動給孩子們帶去了寒冬的溫暖,本刊呼吁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對老少邊窮貧困地區的孩子多一些關注,以湖南人的擔當為他們帶去更多的溫暖。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相關鏈接:
長沙市民族聯誼會桑植分會自今年10月10日發起“情系桑植”愛心助學幫困倡議以來,得到會員們的積極響應,截止11月16日,共募集善款11.12萬元,實際資助貧困學生99人,其中75名一次性每人資助1000元,共7.5萬元;26名特困生“一對一”結對幫扶,共2.95萬元,余款6700元轉入下次助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