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青報以《京西新建辦公樓,酷似“克里姆林宮”》為題,報道了北京市門頭溝區濱河路新建起4棟金頂辦公樓一事。記者在后續采訪中得知,門頭溝區這4棟新樓是還建或根據要求新建的相關單位業務用房,建筑的外墻用的是普通可塑水泥,樓頂部分使用的是普通黃色反光墻面涂料,均屬于常用中低檔合格輕質裝修材料,沒有造成浪費。(《北青報》12月24日)
據門頭溝區政府相關人士介紹,該項目將供四家單位使用,分別為區氣象觀測站、區地震監測預報中心、北京市永定河管理處供水調度中心、濱河世紀廣場維護管理中心,總建筑面積6005平方米。
照理說,這四個單位因為辦公樓被拆遷,而改在永定河文化廣場北側新建業務用房,其實并無不妥;但他們偏偏要把辦事機關設計成克里姆林宮式樣,就實在不倫不類,也很讓人費解。
顧名思義,辦事機關是公務部門辦理政務的地方,如果是沿用舊時候的皇宮建筑,自然可以理解,但把外國的宮廷建筑“山寨”過來,作為我們的辦事機關大樓,就很不妥當。畢竟我們的公務部門是“為人民服務”的辦事機構,根本不應該像舊時代的宮廷貴族一樣辦事,這樣的宮廷設計本身就不符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不良觀感。
退一步說,我們姑且假設這幾個單位的領導們并不清楚這個設計有似于沙皇的克里姆林宮,姑且假設他們完全是被設計人員給“忽悠”了,至少也應該提出不同意見,而不讓這樣的宮廷設計“生米煮成熟飯”。事實上,幾年前安徽阜陽市的“白宮樓”飽受非議,就已經是前車之鑒了,如今山寨版“克里姆林宮”現身京西門頭溝,地方部門官員自然難辭其咎。
日前有報道“土豪”與“大媽”有望在新年里收入牛津詞典,英國廣播公司(BBC)還專門為“Tuhao(土豪)”一詞做了一檔節目,探討中文詞匯的影響力。微博上更有人發起“與土豪做朋友”以及“為土豪寫詩”活動,“土豪我們做朋友吧”這句名言也應運而生,讓“土豪”們紅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正當“土豪”與“大媽”風光無限之際,“土沙皇”又橫空出世了。想想也是,門頭溝區氣象局的大員們出入山寨“克里姆林宮”,豈不是“土沙皇”的派頭么?不管這些官員們是“有心栽花”也好,“無心插柳”也罷,這一回,他們總算狠狠滴過了一把“土沙皇”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