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安徽省望江縣華陽鎮(zhèn)一所學校,學生們從老師手里接過成績報告冊,愉快的寒假正式開始。然而就在當晚,9歲的三年級學生小林(化名)卻被發(fā)現(xiàn)縊死在廁所的橫梁上。警方初步認定是自縊身亡。學校調(diào)查稱,當天吃晚飯時,孩子外公外婆說爸媽不回來過年,小林的情緒很低落。(1月23日新華網(wǎng))
“小子小子你別饞,臘八過后就是年。”春節(jié)是孩子的天堂,吃的喝的玩的一應(yīng)俱全,還有壓歲錢可賺,誰不向往呢!不過,對于留守兒童,最重要的是團圓,一家人難得相聚,他們可以撒撒嬌,彌補缺失彌久的親情。然而,對小林來說,這些都遙不可及。聽聞爸媽不回家過年后,他自縊身亡。在天堂里,他能看見爸媽嗎?能和他們一起過年嗎?
9歲的小男孩,正是無憂無慮的年齡。小林的悲劇是怎么釀成的?小林自殺,是沉默的反抗,也是沉重的教訓,折射了留守兒童的困境:缺乏親情的關(guān)愛,缺少心靈的溝通,以及相關(guān)政策法律監(jiān)管的缺位。
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后來離異各組家庭,“平時很少與兒子通話”;爺爺奶奶去世,跟著外公外婆生活。父母是最親愛的人,卻可望不可及,小林只是他們可有可無的人。日復(fù)一日,沒有家,沒有愛,沒有關(guān)心,只有精神的荒蕪和生活的荒涼。他唯一的念想就剩下春節(jié)。然而,“爸爸媽媽不回來過年”,徹底擊潰他最后的希望。
9歲,還不懂傷春悲秋,但已知人情冷暖。如果爸媽在身邊,如果他們春節(jié)能“如約”而至,如果多關(guān)愛一下兒子,如果平時多溝通,如果外公外婆能走進孩子的心靈,如果學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流于形式,如果當?shù)卣块T能給予更多關(guān)注、出臺相關(guān)政策、提供心理輔導(dǎo),如果……
但是沒有那么多如果,只有一個血淋淋的結(jié)果。
不是孩子拋棄了全社會,而是全社會忽略了他。他的絕望無助映射出無所不在的漠視、圍觀。都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如果孩子眼里都沒有了未來,國家還指望誰呢?針對老人,“常回家看看”已被立法,是否該考慮也為孩子立法“常回家看看”?以確保父母、撫養(yǎng)人、學校和地方政府盡職盡責,共同護航留守兒童的成長。
9歲男孩自縊,也溢出留守兒童身心的少無所依。他們翹望在心靈的“孤島”上,留守著生活的“孤城”,既需要親情和愛心的給養(yǎng),也需要法律和政策的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