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安徽省村鎮規劃與建設工作布置會在馬鞍山召開。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馬鞍山市緊緊圍繞“組團式、網格化、田園城市”發展模式,以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不斷完善城鎮化布局體系,持續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初步形成了城鄉融合、兩岸互動的城鎮化發展新格局。到2013年末,馬鞍山市城鎮化率已達62.57%,位居全省前列。
據了解,2011年以來,該市已累計完成投資1286億元,以構建城鄉一體、高效便捷的現代交通體系為目標,使城市居民在20分鐘內能夠享受到農村田園風光,農村居民在20分鐘內能夠享受到城鎮公共服務;把副城區、中心鎮和中心村、產業功能區的市政供水、供氣、公交、污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綜合承載能力;依托市域自然山水資源,以自然風景區、森林公園和農業生態區等大型生態系統建設為重點,實施濱湖、山體、交通干線和農田林網綠化,建設山水一體的生態網;堅持以人為本,富民為先的原則,努力建成由“集中居住小區、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共同構成的梯級住房保障體系,讓廣大農民享受城鎮化公共服務,努力走出城鄉一體統籌推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在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進程中,馬鞍山還堅持分類指導、梯度推進、突出重點的原則,把大力發展中心鎮作為城鎮化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加強統籌指導,加大資金支持,完善扶持政策,優先發展基礎設施較好、產業特色明顯的鄉鎮,充分發揮其規模集聚和輻射帶動效應。同時,馬鞍山還以實施民生工程為抓手,加快美好鄉村建設,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