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4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長沙上榜中國“最宜居城市”,這也是長沙在全國城市和諧競爭力水平排名中首次進入前十。
一年前的5月9日,省委書記徐守盛在長沙殷殷寄語,要求長沙在“加快轉型創新發展”、“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六項工作中走在前列。這一天,也是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履新的日子,他莊嚴承諾“使長沙成為更具國際品質和湖湘文化特色,宜居宜業、現代化、兩型化的大都市”。
三百多個日子彈指一揮間,在長沙令人目不暇接地打出城市管理組合拳的同時,大美乍現。
重拳出擊
四大行動
長沙本色應是:整潔、清秀、靚麗
去年5月24日,易煉紅把目光對準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他說,長沙這座城市的本色應該是:整潔、清秀、靚麗。
同日,《長沙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下發,城區市容市貌、城鄉接合部環境、道路交通秩序、打擊非法營運四大專項行動同步展開,長沙新一輪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大幕開啟。
5天后的29日,易煉紅調研長沙市城管執法局,明確提出“在‘精細’二字上做文章”。
【成果】兩輪提質,花侯路變身“花園路”
花侯路是連接火車南站和城區的必經之路,被視為城東的“迎賓路”,成為四大專項行動的重點。
2009年,武廣高鐵通車后,花侯路也從一條連接黎圫花橋村與侯照村的村道,成為長沙城東的重要入城口,但因所屬的黎圫片區是違章建筑的重災區,整治壓力巨大。2012年,雨花區就對花侯路進行過一期改造,一個月就拆掉30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筑。
“花侯路還不足以代表長沙的形象。”2013年8月,易煉紅在調研時指出,作為東大門,花侯路還不夠檔次。
雨花區城管局承擔了對花侯路進行新一輪綠化提質改造的任務,道路兩廂栽植喬、灌木及草皮,總計改造了約8萬平方米綠化。
“才1年沒來,就跟換了條路一樣。”游客李元清有點不太相信眼前的景象:路面整潔干凈;分車帶上栽上了高大的銀杏。李元清笑談,這樣的花侯路,堪稱“花園路”。
與花侯路一樣,芙蓉區京廣鐵路沿線、天心區南二環京廣鐵路沿線、岳麓區岳麓山地區周邊、開福區朝正垸片區、高新區金洲大道沿線、望城區金洲大道沿線、長沙縣機場高速出入口周邊、瀏陽市長永高速沿線、寧鄉縣金洲大道沿線等城鄉接合片區也依次變身。
如今的長沙,無論你從東南西北哪個方向進入,整潔、清秀、靚麗的本色一覽無余。
乘勢而為
三年造綠
讓市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如果說四大專項行動是長沙城市管理的首記重拳,那么“三年造綠”無疑是乘勢而為的連環拳。
2013年12月3日,“三年大造綠”行動啟動,長沙市決定:讓市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長沙市實施三年造綠大行動總體方案》隨之出臺,擬結合道路拓改、棚戶區改造、城鄉接合部整治等工作,大面積增綠、高標準建綠、全方位補綠,加快湘江風光帶、瀏陽河風光帶和城市綠道建設。同時,還將開展實施中心城市(街景)增綠,在中心城區“見縫補綠”,確保不低于25%的用地用于綠化建設。
【成果】樹多了,路干凈了,花艷了
78歲的老人易榮常家住長沙市開福區國慶新村,他每天都在用雙腳丈量著家門口發生的變化。
最近,他發現芙蓉路沿線新栽種了不少大樹,沿線的綠化景觀煥然一新:人行道上綠意蔥蔥的香樟樹。在機非分車帶上,原有的女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山茶樹和銀杏樹,綠化帶底層則覆蓋著青草皮,形成了高、中、低三層立體綠化景觀。“我感覺最近一年長沙變化很大,樹多了,路干凈了,花艷了,草地也茂盛了,城市看著更舒服了。”
開福區園林局副局長才源介紹,這次栽種的銀杏樹是“遠道而來”。該局派專人從“銀杏之鄉”江蘇邳州挑選引進優質樹種,為了讓景觀效果更養眼,樹木的高度都保持了基本一致,樹幅至少有3米。“3個專業的技術人員,全天不休息,1天也只能選出20多棵。”
為開門見綠“費盡心機”的還有雨花區,如今的東塘立交橋上,墻面、橋墩、橋上、橋下都種滿了植物,整座橋像穿上了一件綠衣裳,既保溫隔熱,又保護橋體。據測算,這樣立體的綠化效果,夏季可降溫3℃-5℃,冬季可增溫2℃-3℃。
在韶山路上,路中央低矮的女貞換成了1米多高的紅葉石楠,白天可避免路人橫穿馬路,夜間還可遮擋對面車輛的燈光。
天心區的南湖路因為地下混凝土密布,林蔭大道打造難度巨大。為此,天心區斥資2600萬元,將混凝土層開挖出一部分,更換成60-80厘米的新土,以滿足樹木成活需要,如今,銀杏、欒樹、桂花等漸次成型。
按計劃,到2016年末,長沙建成區綠地率將達35%,綠化覆蓋率達4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平方米以上。
全民運動
清潔城市
不負山水洲城的天賜之美
2014年1月23日,700萬長沙人正準備歡度春節,“清潔城市”行動正式開展,針對環境衛生清洗、市政道路修整改造和建筑立面清潔美化等七項工作,號召全市開展集中整治。
“長沙就像一位美麗的少女,山水洲城是上天賜予她的天生麗質。”易煉紅說,再美麗的容顏,不梳洗打理,也會失去光華,長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為一名長沙市民,就要精心呵護我們的家,不負山水洲城的天賜之美,不負屈賈之鄉的厚重文化。
1月25日,易煉紅和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率先垂范,和志愿者們一道,在周末走上街頭清掃路面。隨后,短短一個月間,長沙共發動了25萬機關干部和志愿者們“掃大街”。
【成果】市民滿意度提升至94.85%
在這場被視為“史上最嚴格、最精細、最到位”的清潔城市行動中,長沙市城管執法局全員停休,1.5萬名城管干部職工在春節前每天早晨7點半開始堅守崗位,春節中,又留下超過五成的城管隊員全天候值班。
在這種高強度的管理下,2月7日,大部分市民結束春節休假返回工作崗位時,發現長沙城經過一個繁忙的春節后,依然保持了市容整潔、環境靚麗。
然而,要治本,還需嚴令讓潔凈常態化。3月5日,號稱史上最嚴的長沙《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整治的通告》實施,開始嚴查亂扔亂吐與占道停車等問題。
根據市城管局提供的數據,整治首日,有8名市民因亂扔亂吐被處罰,當日共開出63張罰單。接下來,千余名城管執法隊員隨時上路巡查,盯梢破壞環境行為,這樣“動真格”的行動一直持續到現在,并成為常態。
“截至4月底,自‘清潔城市’大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規范店外經營4000余處,整治占道經營流動攤販1萬余起,整治占道施工、圍擋行為104處,整改占道亭棚80余處,拆除城區違章戶外廣告4.8萬平方米。自頒布‘最嚴市容令’以來,全市共處罰各類市容違法案件3138起。”長沙市城管執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肖雄飛說。
更直觀的數據是,2014年一季度,國家統計局長沙調查隊對長沙城區范圍內的75個街道進行了3次城市管理工作滿意度問卷調查,累計調查受訪者6384名。調查結果顯示:“清潔城市”行動成效顯著,市民滿意程度明顯提升,達94.85%。
標本兼治
城管改革
城市管理的標準只可能越來越高
成立由易煉紅為顧問、胡衡華為主任的長沙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統一決策和協調……4月1日,長沙城市管理掀起了一股史上最大的改革之風。
“長沙城市管理的標準只可能越來越高,絕不會出現倒退。”4月25日,長沙城管委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易煉紅說,要形成城市管理的“大合唱”,讓群眾感受到每一天都在悄悄發生著令人欣喜的變化。
這也是自2000年長沙正式組建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以來,長沙城管系統首次全方位的改革。
“現在城管委開會,都是區委書記、區長親自到會。”肖雄飛說,市城管委成立后,最大的變化是大家對城市管理工作變得主動。
【成果】最嚴考核與“面子、票子、位子”掛鉤
岳麓區聘請40名采集員給轄區城市管理工作找茬;開福區投入5000萬元,用于購置市政、園林、環衛等方面的機械化設備,提高作業效率;雨花區則明確了“區域負責人三次被問責即調離崗位”的嚴管舉措;高新區則實行每3天一次全覆蓋式的街道清洗……
改革后,城市管理工作怎么做,壓在了19個與此相關的單位及各區縣政府身上。工作做得好不好,長沙市城管委擔起了“裁判員”角色,肩負起考評、督查、暗訪的工作。
新的《長沙市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將以史上最嚴面孔問世,成為各區城管工作標準的一面“鏡子”,每月各區都要照一照,是好是壞,一目了然。市城管委的考評督查是一條“鞭子”,涉及城市管理的相關問題均納入數字城管平臺系統統一考核。
長沙市城管執法局副局長胡智慧坦言,易煉紅書記對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很高,在“鏡子”、“鞭子”之后,他要求城管委要用好城市管理績效考核的“指揮棒”,嚴格實行與“面子、票子、位子”真正掛鉤。“今年已有兩名分管城市管理的副區長受到誡勉談話處分。”
“未來的城市管理,也將是全民化的城市管理。”肖雄飛說,市民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城市管理部門今后需要做的工作。為此,在新的考核體系中,市民的評價在19個職能部門及各區縣政府的考核評分中,比例將由過去的兩成提高到四成。
互動
隨手拍策長沙
為了更好地見證這座城市的巨變,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攜手長沙市委宣傳部網宣辦、長沙市城管執法局、湖南日報社新聞影像中心及湖南圖片庫共同發起“隨手策長沙”大型活動,面向網友征集帶有濃郁“長沙味道”的畫面,邀您同看長沙“鏗鏘城變”。
即日起至6月中旬,你可以用手中的相機去尋找你眼里的“長沙味道”,配以最“韻味”、最犀利的長沙策,和我們一同去發現這座城市的美好。
參與方式:
1、關注并拍圖私信“華聲在線(微信號hszs_voc)”、“三湘都市報(微信號sxdsb96258)” 微信公眾賬號
2、登錄新浪、騰訊微博發話題#隨手策長沙#,上傳圖片并@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
3、登錄華聲在線“隨手策長沙”專題(http://zt.voc.com.cn/Topic/ssccs/)上傳圖片參與
記者手記
為了共同的家園
從省委書記徐守盛對長沙提出“六個走在前列”,到長沙上榜中國“最宜居城市”,恰好一年。
365天,于古城厚重的千年底蘊而言,不過一瞬;于715萬與長沙同呼吸、共存在的市民而言,卻是永恒。
這使得我們相信,這種守諾,既是薪火相傳的默契,也是民生福祉的相連。它使城市決策者們的執政理想直抵市民們的生活夢想,如血融水,膠漆相投。
因為這一年里,我們可感可知的是,那些煥然一新的街道,那些亭亭凈植的花草,那些清新自然的空氣……都在這片共同的家園里,目不暇接的變化著,漸現長沙泱泱大美。
因為親歷,所以親切。
由此,我們感謝,那些執政者們的果敢。因為果敢,閃耀的是他們的情懷,溫暖的是市民的內心;我們感謝,那些工作者們的堅定。因為堅定,挺拔的是他們的身影,呵護的是市民的行程;我們感謝,那些參與者們的熱情。因為熱情,承載的是彼此的夢想,滋潤的是共同的家園。畢竟,這座城市,是每個長沙人的城市。
有人說,飲水思源,是一份感恩。
更有人說,匹夫有責,是一份參與。
當我們呼吸著了他人的芬芳出發時,也應在沿途撒下花種,讓這片土地芬芳滿園,花開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