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5月31日電(記者孟含琪、何悅)如今不少孩子們在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品的陪伴下甘當“宅童”,越加習慣于自娛自樂,甚至越加內向……心理專家認為,面對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獨二代”玩伴缺失、缺少交流等社交困境,家庭、社會、學校應發揮積極作用,打破“孤島化”的新童年時代。
逐漸沉默的童年
與小伙伴們玩鐵皮青蛙,彈弓打鳥,跳皮筋……這些“80后”獨有的童年回憶時不時在網絡的社交平臺被提起,甚至被追憶。如今不少孩子擁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后,雖然物質生活更加豐富,卻不愿走出家門、與同齡人交流,甚至變得越來越內向。
?。窔q的孫冉冉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平時不愛多說話,同齡的朋友也很少。每天放學,孫冉冉被爸爸媽媽接回家,做作業,吃飯,接著就捧起IPAD看動畫片或玩游戲,即使周末放假也很少外出。孫冉冉所在的小區有很多與他同齡的孩子,可是孫冉冉誰都不認識。
“孩子現在學習壓力不大,但是課余時間他不愛出門,也沒有機會與其他小伙伴交流。有時感覺到他很孤獨,我就養了一只小狗,孩子找不到朋友時還能有小狗做伴?!碧崞鸷⒆有愿駜认虿粣叟c人溝通,孫華倫一直嘆氣。
孫華倫是“80后”,他的童年是與小伙伴一同度過的。放學后,大家都跑出去玩。男孩子彈彈弓、彈玻璃球踢球,女孩子打口袋、跳皮筋或打羽毛球。直到家長喊吃飯,也不愿意回家,總是說“我再玩一會”?!艾F在很少能聽到有孩子大喊‘再玩一會了’……”孫華倫說。
汪婷在長春市一家幼兒園做幼師。在她眼中,如今孩子的想法時常讓她“捉摸不透”。“一些在過去受歡迎的動手實踐課在孩子們眼中完全沒有魅力,他們更喜歡在角落里玩手機游戲,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p>
“有時候帶著孩子出去玩,他可以結識更多小伙伴,變得更加開朗活潑。但每次出門,他都只黏在我身邊,不與其他小伙伴交流。做家長的只能干著急?!奔议L崔萍說。
社交困境亟待引關注
針對“80后”為人父母生養的后代——“獨二代”面臨著玩伴缺失、缺少交流等社交困境。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少衛生學教研室胡遠超博士認為,困境是由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導致。
“家長對‘獨二代’過多干涉保護,害怕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受傷害,也沒有更多的親子時間陪伴孩子親近大自然,讓孩子們成了‘溫室的花朵’。很多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爺爺奶奶一輩隔代撫養,老年人更注重孩子的生理需求,容易忽視與孩子進行情感互動?!焙h超說。
胡遠超認為,當今社會鄰里間關系相對淡漠,缺少親密感和信任感,也會影響到孩子,使其喪失與其他玩伴交往的機會。而隨著經濟發展,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為“獨二代”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聽覺刺激,對于青少年極具吸引力。
專家認為,孩子長久缺乏與同齡人交流、溝通、合作的鍛煉,將會越來越內向、甚至抑郁。長此以往,積攢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后果很嚴重。
“很多家長忽略了孩子內向性格背后隱藏的情緒,認為‘我家孩子不會惹是生非’就可以了,但實際上有些孩子已經產生了社交障礙?!奔质≈腔坌睦碜稍冎魅螐堈癍h說。
心理專家認為,家長應及時關注孩子心理動態,發現孩子出現更加內向、時常不自信等情況應及時引導。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與他人親近并得到認可,特別是幼兒,這種自尊心更強烈。他們的情緒正在從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情緒體驗(愉快、生氣),向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情感體驗(自尊、羞愧)方面轉變。家長應當意識到這種需求轉變,加以引導?!焙h超說。
專家支招:家長發揮積極作用
如何避免“獨二代”走入社交困境,專家認為家庭在孩子成長期間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應更好地發揮作用,積極與孩子互動。
“家長應當轉變觀念?!睆堈癍h說,家長的最佳陪伴孩子時期是孩子出生后的三年,小學時也很重要。這是培養孩子溝通能力、建立自信心的最佳時間段。除此之外的時間段,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胡遠超認為,家長應當增加親子互動時間,鼓勵孩子自主嘗試做手工、做家務。另外,不要刻意灌輸孩子如何交友,可以創造一些交友環境,如邀請其他小伙伴來家里做客。
“溝通很重要,家長應該學會傾聽孩子的需求?!薄埃福昂蟆备赣H吳笛說,“我女兒4歲了,她已經可以表達自己的意愿,有時會告訴我想和哪個小伙伴一起玩,我就會把她領出去或邀請對方來我家,鼓勵孩子對小伙伴講出做朋友的愿望。”
“孩子上學后,我們幾個家長建立了聯絡群,定期組織孩子出游、游泳、打羽毛球等課外活動,孩子們也經常在一起寫作業,互相幫助?,F在我們不僅走了很多城市,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他們都成為好朋友?!保福昂竽赣H李爽說。
此外,專家認為學校應當更加重視集體活動,搭建兒童交往平臺;社區也應當多開辟兒童娛樂場所,經常組織球賽、游園等活動鼓勵兒童積極參與,為孩子創造與同齡伙伴交流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