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7-27 18:21:35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何艷玲
現代社會中的一個特別現象是,我們將公共生活“放在此處”并給以評頭論足,而后自己“生活在別處”。比如,禽流感過后,為了提升消費者信心,官員帶頭吃雞,網友忍不住吐槽種種。可以說,如今作為城市管理者確實太難:如果你出現了,大家認為你在作秀;你不出現,又會有人說你不關心養殖戶疾苦。我們對政府特別是官員行為的評價似乎日益呈現出某種苛刻性,其每一種選擇,都可能招來非議。
政府是受公眾委托經過授權而設置的一套制度與機制,其代表公眾征求公共意見,制訂公共政策,形成公共規則。因此,政府管理者所代表的公共生活,其實不是官員的生活,而是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而當官,其實也是做一份工作,當然是一份比較特殊的工作。言下之意,城市主政者,是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他和我們一樣在從事著一份工作,他會遇到難題,也可能會出現失誤,這些都需要包容,如同我們可以包容工作伙伴;當然,城市主政者的工作是非常特殊的,因為它可能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福祉,所以,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與城市管理者站在一起,想一想: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改進我們現有的機制和舉措,才能更好地維持城市安全和城市穩定,以捍衛我們在城市中安全而安樂地生活?
在城市面臨公共難題的時候,如果我們只是“站在別處”觀望或者挑刺,這雖然也是值得尊重的,但對于“更美好的城市”,這顯然并非我們最好的行動。而接下來的一個關鍵問題在于,如果我們選擇與城市管理者站在一起,我們一起協商,一起哭笑,一起面對問題,一起守望鄰里,現有的城市治理制度安排是否給了我們這些充分且便利的渠道?而更吊詭的在于,“城市管理者有可能與你站在一起嗎”。如此等等,都是我們的真切疑慮。
顯然,“如何與城市管理者在一起”,這是留給我們的“問答題”;而“如何與民眾在一起”,則是留給城市管理者們的一道“思考題”,這兩道題的答案,互為因果,緊密相連。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總結治理經驗,并用自己的方式去更好地實現它。當然,最大的問題可能在于:我們從來就不缺少完美的制度,而是缺少“讓制度實現”的能力,以及在此之前更關鍵的“在一起”的真心和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