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30 12:15:21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苗發慶
從12月1日起,鐵路互聯網售票、電話訂票的預售期由此前的20天逐步延長至60天,發車前15天退票免費。“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預售期延長在為旅客提供更多機會的同時,也產生了囤票等問題,仍有很多人無法順利買到車票,這讓車票“黃牛”們的生意旺季提前到來。(12月28日 新華網)
自今年12月1日起,鐵路互聯網售票預售期延長至60天,鐵道部本意是為了方便旅客購票,然而據報道及網絡各種熱帖,最感“幸福”的并非旅客,而是黃牛黨。
聽著黃牛黨們“今年收入至少翻一番”的豪邁宣言,打開“12036”售票網站一看,在許多農民工兄弟尚且不知可以提前60天買票的時候,熱門線路的票已然一售而空。看來,今年想回家又得多花冤枉錢了。
重新審視一下新政策,把網絡售票時間延長到60天的合理性是否有官方或者專家出面解釋?面對放假時間幾乎確定的事實,15天無條件退票的條件著實為黃牛黨們無限多囤積、倒票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機會。
當然,市場需求旺盛,黃牛黨在利益驅使下使用所謂“高技術”刷票軟件瘋狂囤票,一直都是屢禁不止的現象,加之“倒票”的行為本身就無法律可以追究責任,再加之15天退票無成本的規定,也不可避免讓黃牛黨們狂歡起來。
這背后,其實更值得反思的是,政策制定之初,是否經過長期的討論和科學性的鑒定,以及是否舉行過如同地鐵票漲價一樣的聽證會?畢竟,春運這樣一個中國特色的產物,牽連著城鎮化建設帶來的大批候鳥一樣的流動遷徙人口,而且數量巨大。在主體尚未了解事情來龍去脈之時,在尚未說清調整售票周期的科學依據之時,就迅速告知木已成舟,其實也是損害了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實際需求,如今黃牛黨們狂歡,民怨甚多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