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1-16 12:57:00
來源:荊楚網 作者:云舒
1月14日中午,在渭南高新區東興街上,3名農民工受雇給一家商鋪安裝門頭時,遭5名城管協管員阻攔。合陽籍農民工楊鵬飛與城管隊員發生沖突,頭部被砸開5厘米長的傷口,目前仍在醫院接受觀察治療。涉事5名城管隊員已被清退。
近期以來,城管執法過程中的“全武行”,一再挑戰著人們的神經,讓人們對于城管這個行業的印象值持續降低。但是,我們看到的有關于城管執法過程中的負面新聞,往往都是以“編制”作為回應,以協管的“停職”、“開除”作為收場。難道城管的“全武行”都是協管的錯?
筆者以為不然。事實上,我們試著梳理近年來城管執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不難發現,其實城管這個職業之所以遭人詬病,是因為城管的執法往往讓某些小商小販無法繼續經營生意、維持生計,而在這樣的無可奈何之下,還要面對城管的“暴力執法”,想必任誰都無法去喜歡這個職業群體。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重重問題和矛盾之下,城管所面臨甚至是“制造”出來的一條條負面新聞都被協管的“編制”掩蓋。但事實上真的只是“編制”問題嗎?平心而論,所謂的“編制”的確會影響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補貼等方面的水平,但是,我們并不能因為“編制”而將工作人員分為三六九等,更不能除了問題就只會拿“編制”說事而忽視了事情背后潛在的原因。
近幾年來,多地的城管部門一直在城市管理方面尋求突破,“美女城管”、“梅花樁”治路邊攤都已經不再是新聞,但筆者看來,這些所謂的方式并沒有真正地解決城管的執法問題。應該說,城管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規范城市秩序,美化城市外觀,而這些管理的背后難免要觸及某些小商販的利益,城管部門如果不能對這些小商販的營業場所有規劃和治理,那么城管與群眾的矛盾就一定是在所難免。而在規范小商販經營的同時,政府更需要改進的則是城管的態度問題。近年來的城管問題多數都透露出城管“簡單粗暴”的執法方式。群眾又如何能喜歡這個群體呢?
筆者以為,城管部門在回應城管造就的負面新聞時,不必老拿協管說事。作為政府成員,協管的存在也是為了給百姓服務。如果政府不能解決群眾的問題,不能改變粗暴的執法態度,那么城管與群眾之間的問題將一直存在。我們期望政府能夠正視其本身存在的態度問題和管理問題,早日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讓城管與群眾的關系更和諧,才能讓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