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穩定住房消費,堅持分類指導,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專家分析,從去年報告的“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到今年的“平穩健康發展”,一詞之差體現出今年房地產市場“穩”字當頭。
原文: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鼓勵大眾消費,控制“三公”消費。促進養老家政健康消費,壯大信息消費,提升旅游休閑消費,推動綠色消費,穩定住房消費,擴大教育文化體育消費。
培育健康市場強勁拉動經濟
全國人大代表盧淳杰表示,報告將“穩定住房消費”放在“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部分,旨在培育健康的房地產市場,讓居民住房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要注意的是不要以為穩定住房消費,就可以對高房價坐視不理。”
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曹紅輝認為,“穩定”一詞表明政府希望房地產消費維持在一個合理適度的發展空間內,不出現大起大落,“‘穩定住房消費’不表明政府會大規模‘救市’”,政府主要通過市場化和法治方式調節市場。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則分析,政策方向上,信貸政策今年會繼續松綁,預計年內還將有兩次以上的降準降息,對購房者來說,有利于入市的積極性提高。
原文: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一線城市限購可能繞道松綁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表示,無論是自住、改善需求,還是享樂、投資需求,都應在房地產市場得到滿足。政府應通過稅收等手段,調節高檔住宅和投資性住房消費。
張大偉分析,在整體經濟下滑明顯的情況下,房地產作用將比去年更重要。全國5個城市執行限購,直接取消的可能性很小,而通過工作居住證、納稅證明等繞道寬松的可能性較大。而且,一旦經濟弱勢,不排除出臺部分房源的松綁限購政策,其中廣州、深圳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