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在“一帶一路”規劃中,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發展無疑是四川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助推西部開發開放、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助力。在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看來,作為目前最堅挺的貨幣之一,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區域內還有很大需求。他預計大概三年內人民幣可以基本恢復其兌換性,而今后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在中國對外貿易的占比將有望從目前的15%提高到18%。
來自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末全省跨境人民幣業務規模累計結算金額已經突破兩千億元,達2215億元,1-9月經常項下人民幣結算量在中西部省份中排名第二。同時,四川21個市州的1659戶企業主體、42家商業銀行的374個分支機構都辦理了跨境人民幣業務,交易方輻射至107個境外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區域是外匯儲備最高的地區,也是外向型經濟比較典型的區域。”曹遠征說,目前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已經占中國對外貿易的15%,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貿易結算貨幣。這不僅僅是中國所需的人民幣國際化,更多的是國際合作的需要。
曹遠征說,人民幣跨境業務的進展為“一帶一路”的合作共贏創造了一個新的契機,打造了一個金融服務的網絡。以四川為例,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吸納境外人民幣資金支持四川發展的重要方式。由于跨境人民幣融資具有規避匯率風險、辦理手續簡便等優勢,能使企業獲得境外低成本資金。自四川省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開辦以來,已有119家四川企業利用香港、新加坡等離岸人民幣市場獲得跨境融資370億元。“預計大概三年內人民幣可以基本恢復其兌換性,那么這還將為人民幣進一步的國際化,為‘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曹遠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