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會上,李揚、胡鞍鋼、海聞、劉尚希、汪濤、吳曉波[微博]等專家學者和中興、海爾、新松機器人、網易公司的負責人圍繞當前經濟形勢和企業轉型、創新發展等談了看法。
必須清醒看到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
李克強說,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和我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砥礪前行,增速等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基本穩定,收入同步增長,能耗強度下降。同時,新舊產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正處在接續關鍵期,積極因素和新興力量正在積聚,行業和區域走勢分化,結構調整起步較早的企業、行業和地區走勢向好,但也必須清醒看到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
李克強指出,要充分認識我國發展仍具有巨大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靈活施策,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用好多種政策工具,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
抓緊相關項目落地,精準增加短板投資
李克強說,要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雙引擎,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的有力措施,可以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力。要抓緊政策措施和相關項目落地,精準增加短板投資,完善創新創業政策組合,形成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升級的新動能。
政府自我革命加碼,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
李克強強調,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要用足改革創新動力源(14.00, 0.05, 0.36%),堅持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結構調整,助力破障過坎,實現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政府自我革命要加碼,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持續向縱深推進,通過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破除制約市場活力和發展的各種束縛。財稅、金融、價格、投融資等一系列改革也要同步推進,以形成疊加效應,釋放改革紅利。把開放之門開得更大,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競爭中拓展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