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個月,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847.9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9.5%。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以來,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出現一年來的首次由負轉正,此后就一直保持同比增長的態勢,到8月份這一增幅已創下了近一年來的最高紀錄。
今年前8個月,北京市住宅銷售面積700.3萬平方米,同比增幅超過兩成達到21%。昨天,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多項數據顯示,北京房地產銷售繼續回暖,房地產開發投資也出現了筑底跡象。不過數據也顯示,北京的商品住宅無論新開工還是竣工面積依然呈現萎縮態勢,顯示商品住宅的走勢依然微妙。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47.9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9.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為700.3萬平方米,增長21%;寫字樓為83.5萬平方米,下降8.2%;商業、非公益用房及其他為64.1萬平方米,下降38.8%。今年6月份以來,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出現一年來的首次由負轉正,此后就一直保持同比增長的態勢,到8月份這一增幅已創下了近一年來的最高紀錄。
不過與住宅熱、寫字樓和商業用房冷的形勢相對比,今年前8個月,北京市完成住宅投資卻下降0.8%;寫字樓投資增長21.4%,商業、非公益用房及其他投資更是增長了32.6%。與此同時,截至8月末,北京市商品住宅施工面積同比下降10.2%;寫字樓則增長了2.4%。前8個月,北京市商品住宅新開工面積也同比下降14%,寫字樓和商業用房等則分別增長了34.2%和44.2%。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天還發布了北京市工業生產和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今年前8個月,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8%。另外,今年前8個月北京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03.6億元,同比增長6%。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地區的網上消費依然保持著較高速增長,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058.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了33.8%。
分析
多輪樓市調整政策已初步見效
針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8月,重點城市新房銷售節奏進一步放緩,環比持續兩個月出現下滑,但同比依然增幅明顯。二手住宅成交量則是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環比走高之勢,但同比來看,市場成交仍處高位。整體而言,今年7月、8月市場成交呈現淡季不淡。
同時,整體市場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四不均:需求不均衡、供應不均衡、庫存不均衡、價格漲跌幅不均衡。從全國房地產市場看,很多城市的庫存積壓已經非常嚴重,局部三四線市場即使在救市的情況下,依然醞釀崩盤風險。
城市分化現象不僅在住宅銷售市場顯現,且已傳導到房企拿地環節。8月,一線城市土地供求雙雙走高;二線城市雖然成交走低但供應上升,后市成交恢復可期;三四線城市則土地供求整體萎靡。
數據顯示,從2014年初樓市進入調整期以來,房地產庫存已經持續一年多明顯增加,而在8月出現了首次明顯減少。張大偉認為,這表明樓市的最大壓力周期接近結束,從2014年9月截至日前的多輪樓市調整政策已經初步見效。
而房地產市場政策環境在8月持續迎來利好,降準降息后貸款利率再創歷史新低,持續多年的“限外令”出現松動,公積金首付比例進一步下調。同時,地方政府托市政策也層出不窮。張大偉認為,隨著全國房地產政策的全面寬松,“金九銀十”值得期待。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張大偉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依然面臨巨大的“托底蓋帽”的風險,如何避免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失控,三四線城市樓市跌入深淵,將成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