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潮”難產,全面放開二胎不是靈丹妙藥
時間:2015-10-16 10:48:40
來源:紅網 作者:徐義闖
從十年前開始,就陸續有關于中國要迎來新一輪嬰兒潮的聲音。所謂嬰兒潮(Babyboom)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及特定地區,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現象。從這個概念來說,與其說嬰兒潮是個人口學名詞,不如說它是個社會學名詞。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數量,總之嬰兒潮是指嬰兒數量大幅度增加的現象。今天我們要回到原點探求真相,第四次嬰兒潮真的伴隨著誘人的商機如期而至了嗎?如果還沒有,那么,它真的會來嗎?(10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
期待中的“嬰兒潮”姍姍來遲,作為生育政策調整試水性質的“單獨二胎”全面遇冷,加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低出生率無疑將進一步加劇人口老齡化、社會空心化狀況,未來中國社會誰來納稅?誰來消費?誰來養老?確實讓人憂心忡忡,那么,化解“單獨二胎”的政策尷尬,迎接“嬰兒潮”順利來臨,真的單靠調整“單獨二胎”為“全面放開”就能奏效?
應該說,由于長期堅持計劃生育的既定國策,中國人口出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輕裝上陣也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但“夫妻只生一個孩子”的計生政策也成了想多生多育孩子家庭的一道門檻,政策的設限肯定是中國人口出生率長期保持在合理區間的一個重要因素,“單獨二胎”的放開,出現了明顯的嬰兒出生率上升就是明證,可以想見,“全面放開”肯定會迎來嬰兒出生率的較大增長,但是否會出現所謂的“嬰兒潮”?恐怕值得商榷。
按專家的說法,中國前三次“嬰兒潮”都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照“回聲”理論,第四次“嬰兒潮”近在咫尺,之所以欲隱欲現、遲遲不來,與計生政策的調整節奏“躊躇不前”密切相關,只要政策調整“一步到位”,民眾的生育意愿和嬰兒的出生率就能迎刃而解,人口的自然增長就能推動中國經濟的新一輪繁榮與發展,而事實上,有一部分民眾確實有再生育的呼吁,但放開二胎果真能如愿么?恐怕是專家的一廂情愿。
首先看一組數據:“據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截至今年五月底,全國1100萬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夫妻僅有145萬對提出了再生育申請,數量之低令人意外。”實質上,符合生育“單獨二胎”而未生育的占比高達90%,那么,是什么導致年輕夫婦不愿生、不敢生?至少有三方面的糾結:其一,生育觀念上的巨大進步。與以往“人多力量大”、“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相比,時下年輕人的自我意識、自我獨立觀念更為突出,加之社會醫療、保障系統的日趨完善,養孩子不再是老年生活保障的“唯一稻草”了。
其次,育兒成本的幾何增長,讓不少年輕人望而卻步,良好的撫養、優質的教育,以至于成家立業,算算成本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對于一般的工薪家庭而言,已肩負沉重房貸、車貸負擔,對于多生、多育子女的“錢”景內心糾結可想而知;最后,社會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匱乏、配置方面不夠公平、不夠透明也極大減低家庭的生育意愿,想想通宵達旦在幼兒園門口排隊上學、好的專家門診一號難求,公務員考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天價嫁娶費用等等,讓不少人只好打消再生育孩子的念頭。
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而中國社會面臨生育危機是顯而易見的,長此以往直接會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以至于勞動力的不合理發展也是不爭的事實,提高出生率、以使“嬰兒潮”的早點到來無疑十分必要,但把當前低出生率、低生育意愿的現狀完全寄希望于“全面放開二胎”也是不切實際的一廂情愿,恐怕還得從社會綜合改革,促公平、提高公眾的收入、幸福感入手,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生育危機的徹底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