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近日,在長沙縣開慧鎮舉辦的世界創客大會上,一位舉止翩翩的論壇分享者,在舞臺上以女性獨有的視角,向大家闡釋了鄉村環保這一重大課題。這一被她稱為“樂和”模式的鄉村建設模式,因為互聯網思維的運用,顯出了更加具有現代氣息與生命力。這位分享嘉賓,便是城市化委員會委員、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創辦人兼主任廖曉義。
讓老百姓樂在鄉村之中 需要不斷強化村民自治
廖曉義認為,人類發展需要基于兩個原則,一是生態友好,一是人文友好。當今中國社會,在街道和行政村層面下缺少自治組織,需要把大家組織起來,讓快樂成為生活,讓生活成為生計。
廖曉義一直致力的“樂和家園”模式的探索,是一條以鄉村建設為基礎的城鎮化道路,以地方黨委政府為主導力量,以社工站為技術支撐平臺,村民們通過互助會、聯席會來參與村莊治理,在“樂和大院”、“樂和書院”和“樂和庭院”三大空間激活鄉村社會,從讀、耕、居、養、禮、樂六個方面復活鄉村文化,通過倡導集體自強、個人自主、生態自然、道德自律、鄉村自豪五大特質,形成合作經濟為基礎的鄉村共同體機制,實現“天地人和,樂在其中”的目標。
“要讓老百姓真正扎根在鄉村,樂在其中,需要的是群眾之間的自治,只有村民的自制力增強了,大家能以主人翁的姿態共同參與到鄉村建設之中去,我們的模式才真正的起到作用。”廖曉義說。
回歸文化教育 重塑鄉村鄰里和諧關系
怎樣讓農民鄰里之間關系更融洽,從而使大家凝聚力更強,更加積極地參與鄉村建設?成為了廖曉義深入研究的課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廖曉義和她的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樂和六藝活動”?!皹泛蛣⑺嚕褪亲x、耕、居、養、禮、樂都是讓農民當主角,自己選文化活動的主持人、禮儀先生或小姐,自己編排話劇自己演,這激活了他們的主動性、道德感、社會性和公益心。”廖曉義介紹,“我們把他們參加活動的圖片貼在墻上,他們會高興地找自己的相片,覺得生活得勁了!很快地,他們自愿參加大院書院建設、一起建小劇場,鄉村關系重新變得像個大家庭了。”
現在,廖曉義認為,需要加強鄉賢隊伍的培訓與建設?!鞍ㄞr藝師、茶藝師、禮儀師等,讓他們能在鄉村旅游中發揮重要作用;鄉童是鄉土文化的傳承,他們是鄉村的未來,必須要注重鄉童的教育;村官則是樂和生計發展的重要推手,要讓他們積極參與進來。另外,社工知識結構的重建,游客及創客的吸引,是樂和生計的外部能量,他們也很重要?!?/p>
“互聯網+”讓鄉村走向世界 融入更多的現代元素
樂和鄉村在全國實行八年來,在湖南長沙縣、山東曲阜、四川、重慶等地方政府的主導下已取得實效。而最近,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普及,以及國家對鄉村互聯網建設的加大扶持,廖曉義團隊也正在加速與互聯網、創客的結合。
“我最近十天開了三個會,讀了兩本書,生了一場病”。而這三個會都與互聯網、電商緊密相關?!拔覀円郧岸际敲娉S土背朝天,現在終于要‘出土’了,要對接云端了。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也將帶動樂和生計的發展,使樂和農村從過去的單腳跳變為雙腿跑了?!绷螘粤x說,“互聯網+的意義不只是讓鄉村用上互聯網這種技術,它更重大的意義在于,它是一個更為開放的平臺,可以鏈接到各種人才、資源、資金與市場。所以,樂和鄉村在互聯網+的建設上會比過去更為開放?!?/p>
據廖曉義介紹,樂和生計將通過眾籌、聯營、共享的途徑來培養五個“果子”:一分田,這是保證鄉村生態的種子;一個院,樂和鄉村將首先嘗試選10家農戶,建10個院,可以是養老院,可以是文化大院;一窩蜂,它代表的是鄉村土產,健康的食物鏈重建;一群娃,它是鄉村持續和諧發展的未來;一個園,它代表的是鄉村公共空間的建設,一個未來鄉村創意產業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