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0日舉行的2015“文化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角色”國際會議上,中國美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在談到城市化進程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和保護時稱,一個美好的城市,基本結構應該是建筑只占一半,還有一半是山水,這才符合中國文化。作為中國頂級建筑藝術家,王澍長期關注中國城市建設。他認為,中國城市建設中存在文化缺失、千城一面現象。
如何將詩情畫意的中國傳統混合在現代的發展之中?王澍認為城市還應該向鄉村學習,“中國的鄉村,還保留著很多非常特殊的智慧,包括文化。”近年來,王澍也發現,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中國鄉村也在大拆大建,一些傳統古村落正在逐步消逝。因此,“首先要考慮的是保住傳統村落,村落保護不到一定的量,文化就不能成片,不能成片就沒有區域性的風貌。”城市在大拆大建中,許多文化不見了,留下的只是紀念碑,鄉村不能再犯城市中犯的錯誤,“文化一定要強調區域連片的地域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