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的農村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村,由于沒有像城市一樣的保潔體系,各種生活垃圾是亂堆亂放,生活污水排放不暢,導致夏天蚊蠅亂飛,冬天垃圾亂堆。長期的環境污染和公共服務的缺失,使得曾經美麗的鄉村失去了色彩。地處安徽東部的來安縣,2015年在全縣的12個鄉鎮全面推開了農村垃圾處理市場化運作模式。
垃圾轉運車、專職保潔員,農村垃圾治理新模式
每天早上七點鐘,家住來安縣桃花村的吳緒國都會按時出門。
合肥市瑾亮清潔有限公司保潔員吳緒國:出門前給車子檢查,有氣壓沒有氣壓,剎車都檢查一下,檢查好了再出去,就放心了。
就在2015年上半年,吳緒國還是一個靠種地為生的農民,如今他已經是村里每天按時上下班的保潔員。作為合肥市瑾亮清潔公司的員工,吳緒國負責張山鄉桃花村甄和、南湖兩個分散居住自然村的保潔和垃圾清運工作,一共涉及139戶村民,638口人。
吳緒國的主要工作,一個是垃圾收集,一個是村民房前屋后、村中道路、水塘的日常保潔?!督洕胄r》記者看到,村中道路上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擺放著這樣兩個顏色不同的垃圾桶,村民們會把自家的垃圾倒進這里。
吳緒國:菜葉子倒在這個桶里,垃圾倒在這個桶里,都是分開的。
垃圾治理才剛剛幾個月的時間,作為村里的保潔員,吳緒國時常還需要提醒大家,果皮、蔬菜、廚余垃圾等能腐爛的丟可回收桶,金屬、玻璃、塑料等則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順著這條砂石路往里走,吳緒國又發現一片村民剛剛傾倒的爛蘿卜。其實就在距離這里的不遠處,就擺放著垃圾桶。
吳緒國:就是還沒有搞成規模,有的小孩子不懂的,他就瞎倒,大人現在都知道哪里有垃圾桶,哪里沒有垃圾桶。
根據住建部測算,目前,中國農村約有6.5億常住人口,僅生活垃圾如果按每人每日產生0.5公斤計算,一年可產生約1.1億噸垃圾,但其中有0.7億噸未作任何處理。此外,經統計,截至2013年,全國農村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僅為同期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的九分之一。這兩組數據表明,農村垃圾生產規模大,且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城鄉二元在環境治理上還差距明顯。如今來安縣正在想辦法破解這一難題,兩個小小的垃圾桶,正在改變著村民們沿襲已久的亂扔垃圾的陋習。
當這些有機垃圾裝滿了的時候,吳緒國就會把它們拉到村民家門口的有機堆漚池進行處理。
在桃花村,每家每戶門口都有一個有機堆漚池,村民家里的一部分有機垃圾就可以傾倒在這里進行處理,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垃圾的轉運量。
處理完這些有機垃圾后,吳緒國又開始撿拾道路上、以及村民房前屋后散落的塑料袋、瓶子等無法降解的無機垃圾。
作為保潔員,吳緒國的工作只負責村民院子外面區域的衛生,院子內的垃圾都是村民自己負責。不過遇到一些家里沒人,又沒有院墻的,吳緒國也會幫著大家,把一些陳年累積的垃圾清理出來。
干完這些活,吳緒國就會把分布在道路上的垃圾桶運送到村口的垃圾集中點。
垃圾運到垃圾集中點后,公司的壓縮式垃圾儲運車就會來這里進行轉運。就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就剛好碰見一輛。
記者:一天能有幾車垃圾?
合肥市瑾亮清潔有限公司垃圾清運車駕駛員謝鳳明:正常的要是不碰到節假日做事的多,就是一車,如果特殊的話就是兩車,上午一車,下午一車。你比如說農村人做事情有時候垃圾就多,垃圾量就大。
記者了解到,在張山鄉一共有兩臺這樣的垃圾轉運車,負責張山鄉9個行政村,135個村民組的垃圾清運。每天垃圾儲運車要把全鄉的村組跑一遍,然后再把壓縮收集到的垃圾運送到滁州市垃圾處理廠焚燒。
在張山鄉桃花村,記者見到了合肥市瑾亮清潔公司的項目經理馬良柱。他告訴記者,今年8月份,他們公司與張山鄉簽訂了保潔合同,負責整個張山鄉98.4平方公里區域內22000多人的農村保潔工作。
合肥市瑾亮清潔公司項目經理馬良柱:整個張山鄉我們這個項目,公司投入了兩臺3噸的垃圾收集車,還有一共137個棚式點(垃圾集中點),那種簡易的是67個。還有我們配備了50臺電動車,50個環衛工人,1280只垃圾桶,整個這個項目前期投入在一百五十幾萬左右。
分類垃圾桶改變亂扔垃圾陋習,環衛專干每日巡查建立監查機制
在來安縣施官鎮西武村,這里的保潔員是每天上門為村民收集垃圾。記者看到,在每家每戶的門口,放著兩個小一些的垃圾桶,一個上面寫著可回收物,一個是不可回收物。村民董自林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現在倒垃圾根本不用出門。
董自林:平時我們就老兩口在家,我們吃飯就兩個人,蔬菜的葉子我們都放在垃圾桶,酒瓶放這個桶,我們垃圾都歸類、分開倒的。
年過花甲的董自林對農村環境的變化感觸頗深,他說,小時候還能在河里釣魚摸蝦,但近幾十年來,村民們是哪有地方,垃圾就往哪扔,就連他家門口的這個水塘,都成了附近村民丟棄垃圾的場所。
董自林:一到夏天都臭,你看離我家也就10米遠,整個味道不能聞。
如今水塘里的垃圾沒有了,水也變清了,整個西武村都變得整潔靚麗,房前屋后井然有條,基本看不到垃圾露天堆放。
董自林:現在農村生活很好,很滿意,很實惠的?,F在過年很好,自己家養的豬,殺一頭,腌了一部分,曬了一部分,晾了一部分,留著給小孩回來,過年都在一起歡歡喜喜在家過春節。
程洪生是施官鎮西武村民兵營長,同時他還兼職村里的環衛專干。如今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拿著一個筆記本,在西武村所轄的36個村民組巡查,檢查保潔公司有沒有及時清運垃圾,地上還有沒有遺漏。當在地上發現一個小塑料袋后,程洪生趕緊用手機照下來,并在本子上做了記錄。
安徽省來安縣施官鎮西武村環衛專干程洪生:我們拍張照片存到我們QQ群里面,作為一個處罰依據,到月底的時候對保潔公司進行處罰。
除了查看村子的道路、水塘,程洪生還要查看村民有沒有按照要求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同時他還要詢問村民,了解保潔員每天工作的情況。
程洪生:保潔公司每天都上門清理嗎?
村民:這幾天天天來。
程洪生:衛生搞得怎么樣?
村民:搞得還可以。
程洪生所在的西武村是一個大的行政村,一共有36個自然村,區域面積有20多平方公里,但是保潔員只有6個。作為村里的環衛專干,程洪生每天從早忙到晚,也只能巡查五六個自然村組,所以日常更需要村民們的監督。
盡管是兼職做環衛專干,但是程洪生近來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衛生督查上,他說現在農村垃圾治理剛剛幾個月,而村民的習慣養成需要時間。
程洪生:主要是老百姓村民意識還沒有提高,對環衛意識還沒有特別強,隨手丟垃圾的習慣還存在,要進行每家每戶,挨門過戶地要進行宣傳。
不僅在村子里有環衛專干督查衛生,在來安縣每個鄉鎮也設立了環衛所,并有專門的環衛專干不定期到村子里檢查保潔公司的工作。
環衛專干督查到的問題都打印出來,并按照合同約定對保潔公司進行了處罰,一共扣減費用2950元。
郭永付作為來安縣城市管理局的局長,他不僅要負責縣城和集鎮的衛生保潔工作,如今他還要負責全縣2965個自然村莊的衛生保潔。為了保證農村垃圾治理長效運行,他們首先建立了監督監查機制。
安徽省來安縣城市管理局局長郭永付:每個環衛所有職責分工,以及環衛專干,特別是環衛所長的職責,專干的職責都明確,不僅掛在墻上,而且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
多地考察、借鑒經驗、摸底調查、測算經費、引用PPP模式,政府建立長效桶裝車載鄉村垃圾治理機制
在來安縣三城鄉的垃圾中轉站,豎著一些展示牌顯示著過去來安縣的農村同樣是垃圾遍地。
郭永付:過去農村來說,路邊、溝邊,池塘里,房前屋后,村莊內外,全部被垃圾占據,所以有一句戲語,叫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
從2012年開始,來安縣就開始摸索農村垃圾收集轉運的模式,可作為城市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如何向農村垃圾“開戰”,郭永付毫無經驗,他和同事們便開始四處取經學習,先后到了四川、北京、浙江等地參觀考察。在北京,郭永付發現,這里的電動保潔車作業半徑很大,還能減輕保潔員的工作輕度。
郭永付:電動保潔車只要路好,現在電動保潔車質量非常好,它能達到四到五公里,應該是作業半徑的最大能達到10倍。
在四川考察學習的時候,郭永付發現,盡管垃圾池解決了垃圾的存放問題,但是卻帶了二次污染和轉運成本高的問題。
郭永付:桶裝車載掛桶以后,垃圾不見天不落地,掛桶以后,3至5秒鐘好了。
不僅借鑒國內一些地方的經驗,郭永付也參考了一些國外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包括瑞典的焚燒處理、美國的小型保潔公司進入鄉村等,這些都為來安縣開展農村垃圾治理提供了借鑒意義。
郭永付:可以概括為桶裝車載四個字。具體就是源頭分類減量,桶換桶保潔方式,桶裝車載運輸,密閉轉運,最后是焚燒處理,這一種具體的模式。
在郭永付的辦公室,他給記者搬來一摞資料,這些都是他們前期調查摸底的數據資料,包括全縣12鄉鎮,130個行政村,2965個自然村莊,3000多公里的縣鄉村道路,還有每個鄉村的河流、水塘、溝渠等信息,做了全面的調查摸底,并形成了全縣的農村垃圾治理的基礎數據。
模式確定了,基礎數據也有了,接下來,在這個基礎上,來安縣對每個鄉鎮所需要的垃圾處理經費進行了兩輪精確測算,看看到底需要多少錢。
郭永付告訴記者,以張山鄉為例,包括設施的折舊費用,人員工資、運營費用等,核算到每個農村人口身上,每年保潔所需要的費用只要55元左右。
郭永付:我們引用PPP模式,由保潔公司來投入,它包括垃圾集中點,垃圾桶,還有管理人員,我們現在要求項目公司來,必須要有項目經理管理人員,這些相關的費用,以及利潤和稅金,我們按照20%測算,總費用是150萬。
PPP的模式就是政府部門通過購買私人企業提供的服務,為農村提供保潔服務。政府不需要雇傭人員,也不需要一次性投資購買設施。
在張山鄉與合肥市瑾亮公司簽訂的合同上,記者看到,合同的總承包費用是7349500元,合同期限是5年,每年的費用是1469900元。在瑾亮公司張山分公司的辦公室,項目經理馬良柱告訴記者,公司的利潤目前只有10%多一點,合一個月利潤1萬多塊錢左右。
合肥市瑾亮公司的負責人蘇修德告訴記者,目前他們與來安縣的4個鄉鎮簽訂了保潔合同,眼下已經投入700多萬元,盡管現在的利潤還比較低,但是他看中的是未來中國農村環衛保潔的大市場,公司正在積累經驗,準備進軍這片藍海。
合肥瑾亮清潔服務公司總經理蘇修德:農村環境衛生這一塊是迫在眉睫需要提升,需要改善,未來對這個老百姓千家萬戶,他們居住這個條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肯定會制定的標準和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作為我們來講是很看重這塊市場。
目前來安縣12個鄉鎮一年的保潔費用是2200萬元,全部由縣鄉兩級財政資金支付。
郭永付:全縣總招標費用是2202萬,這就是我們全縣農村,40萬農村人口保潔,3000個自然村莊保潔的總費用。
全縣總招標費用是2202萬,40萬農村人口保潔,人均費用為55元。
安徽省來安縣縣委書記劉榮祥:從2013年開始,我們逐步探索建立了來安的垃圾收運模式。應該說經過兩到三年的努力,目前我們垃圾治理工作已經由鎮向村,向村民組進行了延伸和覆蓋??梢哉f到今年為止,我們垃圾治理實現了全縣的全域全覆蓋。
農村垃圾處理不當,影響的已經不僅是農村的生活環境,還有對農村土壤和水體的嚴重污染,威脅著健康。正因如此,十三五規劃發展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農村垃圾治理目標。來安縣的垃圾治理模式也被住建部列為全國三大案例之一,在全國加以推廣。
住建部等十大部委又聯合發布《關于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90%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治理。
半小時觀察:破解“垃圾圍村”要有創新思維
對于很多遠離家鄉的人來說,農村就是青山綠水的代名詞,也是儲存了無數美好記憶的地方,而這些年,農村環境的嚴重惡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兩個小小的垃圾桶,正在改變著來安縣農民沿襲已久的亂扔垃圾的陋習。而這樣的改變,源于來安縣政府的一個工作創新,政府部門通過購買私人企業服務為農村提供保潔,于是困擾了當地農村多年的環境衛生問題迎刃而解??磥斫鉀Q老問題需要用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