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央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創新性地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一時間,這條新聞刷爆了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也刺激著不少人的神經。
圍繞這份文件“拆除小區圍墻”的要求,贊同者有,質疑的聲音也有。大家關心的是:沒有圍墻,物業怎么管?陌生人隨意進出怎么辦?噪音問題怎么解決?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四川省、成都市有關人士發現,成都已在9個示范片區試點“小街區”理念,逐步推行“住宅小區內部道路公共化”等做法,而且取得了一定效果。
A、解讀
道路“窄路幅、高密度”
四川一個月前已明確推行
在這份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提出“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
“所謂的住宅小區逐步打開,從目前來看,指的是放開小區道路,實現住宅內部道路公共化。”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人士表示,一個月前,四川省已明確將推行上述做法。
華西都市報記者注意到,在1月份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暨城市工作會議上,根據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四川提出建立“窄路幅、高密度”的城市道路,優化街區路網結構,改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明確“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說,《意見》基于大量的征求意見和專項調研,把脈準確,也提出了很多實實在在的舉措。看起來,有人會一下子覺得比較“生猛”,仔細琢磨,它改變了我們過去的一些習慣,而這恰恰是符合下一階段城市發展的需要。
楊保軍認為,封閉小區是農耕文明的理念,一個個樓盤都是一個個獨立“王國”,彼此不共聯,公共服務設施不共享。但是現在的城市應該是開放的,以公共活動、公共空間作為特征。
B、路徑
可在新區先推行
高校機關等單位應做表率
針對“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的意見未來如何落實?我省一不愿具名的城鄉規劃專家表示,這個《意見》方向是對的,想法是好的,因為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是這樣做的。
該人士表示,任何一項新舉措的推出,都面臨各種現實困難和挑戰。最早城市開始修建高層小區,也一度不被購房者接受,如今卻被廣泛接受。他表示,“住宅小區內部道路公共化”可以率先從城市新區推行,例如開發商拿地后按照開放式住宅小區修建,讓市場通過房價、銷售情況來檢驗上述舉措。同時,高校、機關等比較大的單位,可以做表率。
小區道路公共化
首先服務步行者或騎行者
小區道路相對于城市干道來說,就是次級路,車速和能容納的車流量肯定不如主干道。如果要把小區的道路放開,讓外面的車通過,豈不是更加擁堵?
“小區道路公共化,首先考慮的不是車行,而是慢行系統。”成都市規劃局詳規處副處長劉鵬認為,小區道路的放開并不會“添堵”,因為道路要優先服務于選擇步行或者騎自行車的人。
比如,現在一些大的樓盤,占據了幾個街區的位置。本來直線距離很近的兩個地方,也許步行10分鐘就能到達。但由于封閉的小區阻隔,走路可能就得花費40分鐘,市民不得不依賴于“一腳油門”。
劉鵬說,如果這個小區的道路開放了,市民有機會不開車而選擇步行或者騎自行車,那么對于道路也是一種減負。“成都二環以內的街道,路網密度都還不錯,有的甚至超過了此次《意見》的指標,達到了10公里/平方公里。”劉鵬介紹,如中心城區的玉林、少城片區,本來就是以密集的小街道構建的。“需要重點改造的,在三環到繞城區域,有很多新建的大樓盤,周邊的道路需要再密集。”劉鵬介紹,目前規劃局正在對全市的路網情況進行評估。
C案例:小區街區制
宜賓萊茵香街堪稱范本
小區街區制,其實四川已有不少成功案例,成都也已開始試點。華西都市報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局了解到,目前成都開始在9個示范片區試點“小街區”理念,逐步推行“住宅小區內部道路公共化”等做法。
在宜賓市南岸東區,一個借鑒歐洲萊茵河畔小城規劃的空間組織和功能架構修建的大樓盤,已經做到了小區主干道路和綠化向公眾開敞服務。
宜賓市民郭阿姨雖然沒有住在這個高檔社區,但她的日常活動,都和這個社區有著密切的聯系。每天早上,她會提著菜籃子,從社區的主干道——萊茵香街步行到大潤發超市,這里有新鮮的蔬菜早市。到了晚上,萊茵香街入口的大廣場上,幾個廣場舞隊伍擺開陣勢,載歌載舞,郭阿姨就是其中一員。而到了周末,她會和老姐妹們約上,在社區的萊茵影城里,看上一部電影。
在萊茵河畔,記者看到,主干道萊茵香街聯系著社區的各個組團,社區住戶的門禁系統,退到了臨近主干道的單元門口。萊茵香街隨著地形有起有伏,沿途設置了供人們休息的座椅。在香街的兩邊,有社區銀行、面館、咖啡廳、服裝店、寵物美容店、理發店等公共服務點。街道兩旁的樹木,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精心設計了各式造型,一些散步的市民還會駐足留影。此外,香街的每一條支路盡頭,都連通了市政道路。也就是說,雖然萊茵河畔占地好幾個街區,但是每一個方向的市民,都可以找到路口進入,并抵達核心區域。
“這里以前是一個大型的化工廠,工廠搬離以后,原址蓋上了高檔住宅。”郭阿姨說,別的小區,幾乎不可能讓沒有門禁卡的市民隨便進入。而在萊茵河畔,不管是否居住在這里,都可以享受社區的綠化、參與社區的活動。
記者還了解到,萊茵香街2012年曾獲得“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的殊榮。
成都少城片區
老小區開放煥發活力
發源于歐洲的“小街區”規劃理念,成就了巴黎等國際大都市獨特的城市形態,而成都的玉林小區、寬窄巷子所在的少城片區,很早已呈現出了“小街區”的雛形。
2月22日,記者用步行的方式,探訪少城片區,體驗不一樣的“慢生活”。沿奎星樓街東南方向進入,地道老街的模樣映入眼簾。初春午后的陽光,懶洋洋地打在街面上,偶爾有騎自行車的人和行人經過。街道兩旁是接二連三的美食鋪面。
街道一側的住宅樓,沒有圍擋,單元門也直接挨著街面。兩棟樓之間的空地,擺放著乒乓球臺和健身器材。居民們就著好陽光,嬉笑玩樂。穿過這片空地,竟是隔壁的一條小街了。
在奎星樓街的一頭,一棵百年老樹下,擺著五六張咖啡桌,年輕人們抱著電腦坐在桌前,悠閑地敲敲打打。再往里走,這個名為“明堂文創區”的地方,竟是名堂多多。這座曾經是社會大學的五層教學樓,現在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味兒十足的文創區。你可以在這里喝著咖啡看美劇,也可以吃個私房小菜,還可以觀賞小眾畫展,以及參加創意市集。
“以‘明堂文創區’為例,就是老城區通過有機更新的方式,貼近小街區的例子。”劉鵬解讀,小街區的打造,不是非要推倒重來,而是保留了歷史和文化的基因,就地重生。以前市民也許只是路過,但現在愿意停下腳步,在這里坐一坐,曬曬太陽,發發呆。這里的人氣增加了,街道的經濟活力也起來了。
D焦點1、內部道路公共化是否合法?
《意見》提出逐步打開封閉住宅小區,而物權法規定“(小區)建筑區劃內的道路,屬于業主共有”,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沖突呢?
四川省政協委員、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曾文忠表示,“實現住宅小區內部道路公共化”和物權法并不矛盾,只要政府在打開封閉住宅過程中,依法進行權屬劃分,處理好經濟補償等權益分割問題就行。
“換句話說,無論提出‘小區內部道路公共化’的是政府還是小區之間,如何操作才涉及是否違法的問題,”曾文忠表示,從法律層面來講,如何確定道路綠地和收益分配模式,以及小區原有停車庫的使用權、收益權、分配權及管理責任等,都是焦點所在。
2、開放了是否還交物管費?
“逐步打開封閉住宅小區”后,是否就不需要物管了?物業費也免了?小區安全如何保障?對此,曾文忠分享了他在英國生活時的經驗。當年他在英國生活時,發現大學沒有圍墻,完全對外敞開,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走進大學,但如果想進入教學樓、圖書館等設施,則需要刷卡。
“因為開放大學內的每棟樓并不開放,都有門禁也有保潔物管等服務,”曾文忠說,未來我們的封閉住宅小區打開后,可能沒有了小區大物管,也可以增加樓棟“小物管”,負責保潔安全等問題。
3、車輛通行小區是否需收費?
打開封閉小區后,小區的綠地、道路和廣場等設施變成了社會化設施,由于上述設施的公攤每個業主都出了錢,“開放小區”后涉及政府出錢回購的問題;如果政府不回購或退回部分土地出讓金,即意味著進出小區的其他車輛使用了小區的私產,相應產生的過路通行費,應該歸業主所有。
曾文忠建議,收費的標準可根據不同小區所屬地段,進行收費估價;其次,封閉小區的打開必然伴隨著小區車庫的公共化,這是否意味著車庫可供所有社會車輛使用?在此背景下,如何保障小區等就近業主的優先使用權,以及不胡亂漲價也是操作難點。
新/聞/鏈/接
成都9個小街區示范片區
錦江區錦江賓館片區
青羊區文家片區
金牛區茶店子片區
武侯區川音片區
成華區關家片區
高新區金融城片區
高新區新川片區
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秦皇寺中央商務區
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興隆湖片區
成都小街區長啥樣?路寬小于25米街區規模50畝左右“如果以為小街區是單純把街區切成‘豆腐塊’,那就錯了。街區之所以要小,是因為想要增加城市的活力,讓街道充滿‘街坊感’,人們愿意通過走路的方式,在這條街上駐足品味,也有時間在臨街的鋪面里買東西。”成都市規劃局詳規處副處長劉鵬解讀,中央出臺的《意見》提出要發展開放便捷、尺度適宜、配套完善、鄰里和諧的生活街區,而成都探索試行的小街區規制,與《意見》不謀而合。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已有錦江賓館片區、文家片區等9個示范片區的小街區編制工作已經完成,9個片區共計約25平方公里。根據功能需求,這些街區單元尺度不宜大于200米*200米,街區單元規模為50畝左右。道路寬度不宜大于25米,其中人行道寬度不宜小于3米,機動車道的寬度可為3米。
街區制推廣是一項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