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改委官網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造林綠化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強化森林經營和保護,以宜林地面積較大的長江上中游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市為重點,積極推進宜林地營造林,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態防護體系。
長江經濟帶森林生態系統是沿江綠色生態廊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長江經濟帶造林綠化工作仍然面臨著森林生態功能脆弱、低效退化林面積大等問題,與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功能定位還有一定差距。
為進一步加強長江經濟帶造林綠化工作,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經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特提出《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造林綠化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到2020年,造林綠化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基本建成以各類防護林為主體、農田林網及綠色通道為網絡、城鎮鄉村綠屏為節點的生態防護體系,森林生態系統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服務功能明顯增強,森林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價值得到提升,用材林面積明顯增加、結構優化合理,有效促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森林面積增加290萬公頃,森林蓄積增加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43%。
《意見》要求積極推進宜林地營造林、大力開展退耕還林還草、加強城鎮村莊綠化美化、構建綠色通道和農田防護林網、加快重點區域治理。
《意見》表示要充分發揮長江經濟帶豐富的樹種資源和良好的水熱條件優勢,以宜林地面積較大的長江上中游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市為重點,大力營造以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為主的防護林和國家儲備林,積極培育優質珍貴大徑級闊葉林、短周期工業原料林、木結構建筑原料林、竹林、木本糧油和特色經濟林。
在強化森林經營和保護方面,《意見》要求全面推進中幼齡林撫育、著力開展低效退化林改造、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和增強科技支撐能力。
《意見》還表示將提供保障措施,完善投入機制和創新建管機制。國家進一步加大對長江經濟帶造林綠化的投入力度,在安排防護林體系建設、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天然林資源保護等重點工程補助資金時,給予長江經濟帶以適當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