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住不起的養老院 北京養老院生存現狀調查 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家庭,6月26日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甚至明確提出“鼓勵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的條款。然而,還有許多的老年人仍要依靠養老機構。 |
|
中國城市化特別是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家庭養老”問題凸顯 隨著我國城市化特別是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出現了諸多“不適應”問題,而社會機構養老似乎還無法承擔這一重任。于是“七十歲的送水老人”“五年只用六度電的最節約老人”等事件相繼發生,凸顯了一些家庭面臨的“養老困局”。 |
|
|
![]() |
|
中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需要 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 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正在中國加緊建立,據中國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透露,面對中國嚴峻的養老形勢,中國政府將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培育壯大老齡產業,加強公益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到2015年,中國每千名老人擁有的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 |
十二五規劃綱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相比“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表述,“十二五”規劃綱要又有了全新的表述,這表明,規劃是建立在對老齡事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深入研究和細致洞察上的,體現出了規劃的前瞻性和與時俱進,對比可見一斑。 |
北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為170.8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8.7%。10年間,65歲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56.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4.1%,增幅高于同期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0.35個百分點。北京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推進。 |
上海:居家養老:“第三種”選擇 應對人口高速老齡化 上海是中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之一,人口老齡化呈現出程度高、速度快、高齡化突出等特點,獨居老人、空巢家庭等急需照顧的人群逐年擴大。據上海市人口計生委報告,2007年上海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總數已達286.83萬人,占總人口的20.80%;高齡老人近50萬。 |
廣州:居家養老服務今年上半年將實現全覆蓋 今天上午召開的廣州市民政工作會議傳出消息———2009年廣州市將著力保障民生福利,著力創新社會管理,著力完善公共服務,全面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大力提高社會福利服務水平,加快形成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 |
天津流行居家養老 相處愉快不少老人認干女兒 今年民心工程明確“將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落實政府建設補貼和購買服務等扶持政策。指導區縣建設80個街道、鄉、鎮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和100個社區(村)老年日間照料服務站”。 |
重慶:“愛心回報儲蓄制”探索居家養老新模式 在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新工社區,63歲的廖興碧長期精心照顧80高齡、手和腿腳不方便的羅永芳婆婆。“我也不是‘白做’的,現在我已經在社區存了100多個小時,今后志愿者也會為我服務。”廖興碧老人說。 |
泉州居家養老進入“一鍵呼叫”時代 只要輕輕按一下呼叫器上的按鈕,居家老人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聯系上相關工作人員,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各類求助問題。泉州市居家養老即將進入“一鍵呼叫”時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