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
中華環保聯合會環保技術標準研究專業委員會
國家發改委中國投資銀行環保節能中心
全球化城市與地產運營商國際UEO
荷蘭國際新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
匯商華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山西企業商會
天津山西企業商會
北京潮人商會
主持人:李津逵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主任研究員
主持人:顧晴
《城市化》雜志副主編
提升城市化質量必須以人為本
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這次會議的主題非常好,人的城市化。我覺得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從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和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之下來看。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就是從過去更加重視量的提高到現在更加重視質的飛躍,也就是說中國今后經濟轉型的一個核心詞、關鍵詞就是質量。而判斷中國經濟質量的標準,第一,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不是有利于民生的改善和提高;第二,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不是有利于實現社會正義、公平、和諧。這兩條是衡量中國經濟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今天我們談到城市化問題 -- 【詳細】
農民工“早退”與農民工漸進市民化
就農民工“早退”與農民工漸進市民化的問題,我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研究成果。國外很多人唱衰中國,包括現在討論比較熱烈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這是因為我們正好處于這個階段。全世界從南美到東亞,確實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金以后,跨越10000美金就很難了。對我們來講,現在就面臨這個問題。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質條件是,工資收入上漲快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而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我們要注意到,一方面,我們過去一直壓制工資上漲,這可能是不對的,因為這會影響到農民工的收入,但是如果過 -- 【詳細】
尋找中國城市個性大型公益活動在京啟動
千城一面,缺乏城市個性,或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未能真正認清城市自身“個性稟賦”,盲目發展,動輒便以不著邊際的“地中海風情”,“北歐典雅”為城市發展目標,是我國目前城市建設的通病。在1月6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由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大岳咨詢等機構聯合發起的“尋找中國城市個性”大型公益活動在京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與大岳咨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詳細】
《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體系》(試行版)正式發布
在1月6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獲悉,歷經兩年時間反復研討的《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體系》(試行版,簡稱《評估體系》)正式對外發布。據了解,為了讓《評估體系》做到科學、合理、全面,城市化委員會于2011年4月發布了《評估體系》編寫提綱征求意見稿,先后多次組織官、產、學、研、媒及民眾等各界人士討論修正,同時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數易其稿。最終于2011年11月,在北京正式發布了《評估體系》征求意見稿。該征求意見稿發布一年來,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專家、學者、公眾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提出了許多全面、詳實、專業和深入的意見,城市化委員會經過努力,在原有的基礎上... -- 【詳細】
城市化委員會向新增委員及委員單位
2007年12月,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在京成立。五年來,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指導下,城市化委員會組成結構日趨完善,專業層次更加豐富,形成了專家委員會、企業家委員會、戰略咨詢委員會和新聞媒體委員會。目前委員人數達1100多人。在1月6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資深參事王秉忱、中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開發銀行投資顧問劉儀舜向到會的新增委員頒發了聘書。從此次新增的委員看,城市化委員會委員的多樣性再次體現出來。他們中既有來自政府的官員,如國家發改委中小城鎮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袁崇法... -- 【詳細】
在充滿挑戰與變革的2012年,中國各行業精英都取得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成就,充分展現了非凡的智慧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過去的這一年中,中國城市化領域又有哪些人物在本職崗位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月6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2012年中國城市化貢獻力人物揭曉,成都市市委副書記、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長葛紅林、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中國經社理事會理事張幼云等獲此殊榮。中國市長協會專職副會長陶斯亮,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資深參事王秉忱為獲獎人物頒發獎杯。
成都市市長葛紅林此次被授予2012年中國城市化貢獻力人物,其推薦人是中國市長協會專職副會長陶斯亮。中國市長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長遠代表葛紅林市長上臺領獎,并發表感言說:“感謝社會各界、感謝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對成都市在城市化過程中作出的貢獻給予肯定。” --【詳細】
中英關于香港問題談判中,她是坐在鄧小平和撒切爾夫人中間的翻譯,嫻熟、準確的英語出色地完成了翻譯工作,贏得了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等各方的高度贊揚。54歲時,她“轉行”到聯合國工作,成為國際勞工組織女工問題特別顧問,創立了性別平等局,為全球保護男女平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詳細】
“我很感謝城市化委員會能夠授予我這份榮譽!我想說,城鎮化的發展是一個制度建設的積累過程,各級政府應當為此而努力!”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原司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李兵弟對于獲得這一殊榮如此感言。 --【詳細】
“用專業的心做專業的事。”這句話用在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身上最為恰當不過。肖金成先后主持和參與主持了“西部發展戰略研究”、“天津濱海新區發展戰略”、“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中國十大城市群”、“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等數十項重大研究課題,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決策依據。 --【詳細】
“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陳志華先生矢志不渝地為保護中國鄉土建筑所做的努力和貢獻讓他有理由獲得這一殊榮。”峰會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據了解,20多年來,陳志華為保護中國鄉土建筑殫精竭慮,提出并實踐了“以鄉土聚落為單元的整體保護”方式,對全國近50處研究點展開了考察工作 --【詳細】
“社會學、傳播學、心理學這三個專業有一個最大共同特質,那就是對人的關注。”這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學院副院長于長江搭建學科平臺的理念,而城市化委員會授予他貢獻力人物這一殊榮,也是看重于長江對于城市化進程中人的關注和貢獻。 --【詳細】
在城市化進程中,機構的作用不容小覷。從機構的角度來說,城市的聚集功能主要是通過各類機構,如企業、科研院所等組織主體的運行實現的。可見,機構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是認識到這一點,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
-- 【詳細】
十八大將“城市化”定義為未來拉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更將城市化的重點聚焦到對“人的城市化”的高度關注。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過程,農民工是一個重要的群體,但他們融入城市人口的過程絕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涌現出一批憑借自身努力和產業政策支持,順利轉變為城市人口的優秀農民工,他們在不同的平凡崗位中,取得... --【詳細】
獲獎理由:從蘇北農村走出來的時候,他是一個流水線上最普通的打工仔。但他的用心和努力,讓他用一周的時間記住了500多個看板的準確位置;他用心留意工廠的生產管理模式,并在業余時間閱讀大量關于生產管理的書籍。他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了成長。在全公司,他以每天工作14個小時,三個月讓自己負責的項目盈利 --【詳細】
1974年3月22日生于江蘇淮安,1992年7月2日來到南京,在一家理發店當學徒,1993年3月在南京開了一家發廊,1993年10月理發店轉型變成綠草地花藝,現在擁有三家綠草地連鎖店,通過四處拜師,苦學插花技藝,倪志翔個人也成為一個優秀的花藝師,多次獲得花藝大賽冠軍。2009年倪志翔代表中國參加“花藝世界杯”大賽 --【詳細】
2001年7月至今就職于奧林巴斯鏡頭G研磨課,通過不斷學習和技能提高,孫麗娜從一名普通作業員成長為主管技師。在工作期間取得的成績主要有以下幾項:2003年—2010年,任職研磨班長,于09年10月,工會評選為 “積極分子”稱號,2010年5月公司內部評選為 “優秀班長”稱號;2003年10月,取得研磨四級技能士資格;2006年4月,取得研磨三級技能士資格;2010年6月,獲得研磨二級技能士資格; --【詳細】
2007年末,張雪娜到北京,在北京馬連道茶葉一條街工作,期間學習了中國各大茶類的鑒評以及瓷器紫砂的鑒賞,完成了從本色茶農到深入理解茶文化的蛻變。2009年初,張雪娜進入廈門華祥苑實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工作,1年之后晉升為店長,并多次被評為優秀店長,期間,她所主持的華祥苑茗茶店創下良好銷售業績,同時她本人也積累了豐富的茶店管理和運營經驗。 --【詳細】
第一屆峰會
第二屆峰會
第三屆峰會
第四屆峰會
第五屆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