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四個關系
引導和推動國有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增創市場競爭新優勢,須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河北省國資委在實踐中感到,引導和推動國有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應正確處理四個關系。
發展速度與調結構、轉方式的關系。河北省的國有企業大多集中在重化工業,對投資的依賴性強,一旦投資放緩,經濟周期進入下行階段,“漲潮”時被淹沒的“礁石”浮出水面,企業航船順利行進就會面臨嚴重障礙。因此,須妥善處理促進國有企業平穩較快發展與調結構、轉方式的關系,把握好結構調整的方向、節奏、力度和方式,引導國有企業著力做大做強主業,注重培育新的接續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系。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壯大新興產業,都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二者應同步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是對傳統產業的全盤否定,而是要用高新技術對其改造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著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必須搶占先機、加快發展。
節能減排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關系。從長遠看,節能減排不僅能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對環境的破壞,而且有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可持續增長。因此,應把節能減排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統一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踐中,促使國有企業在發展中節能減排,以節能減排倒逼發展質量提升。
轉變發展方式與轉變領導方式的關系。從國資監管的角度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轉變領導方式提出了緊迫要求。一是轉變觀念。結合實際創新發展思路、體制機制、工作措施。二是改進管理方式和手段。積極探索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國有企業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動力和活力的國資監管方式和手段。三是加強國資監管能力建設。努力提高學習實踐能力、調查研究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不斷提高國資監管水平。
著力實施五項舉措
調整經濟結構。一是調優存量。繼續深化鋼鐵、煤炭、港口等重點行業整合,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充分發揮其在區域經濟整合中的帶動作用。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工業裝備結構升級換代。二是做強增量。認真謀劃實施一批技術裝備先進、有良好市場前景、產品附加值高的重點建設項目。三是培育新興產業。加快生物制藥產業化步伐,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四是擴大開放。積極引入國內外實力雄厚、掌握核心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戰略投資者,對國有企業進行產權多元化改造,實現共同發展。
強化自主創新。強化企業作為自主創新主體的地位,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指標納入國有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引導國有企業加強研究開發機構建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努力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技術中心;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引導國有企業加快培育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依靠人才優勢增強企業競爭優勢;科學選擇自主創新模式,協調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動國有企業形成一批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實現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
完善體制機制。遵循企業發展規律,創新國資監管體制機制,真正把國有企業塑造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的監管,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拓寬監管范圍,逐步做到全過程、全方位監管;適應當前企業經營國際化的新形勢,既要加強境內國有資產和集團母公司監管,又要加強境外國有資產和集團公司下屬企業監管;加強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把企業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科學發展優勢;完善國有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體系,用考核“指揮棒”引導國有企業轉變發展方式。
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設備及生產工藝,抓好新技術、新裝備的引進;加大鋼鐵、煤炭企業應用節能環保新技術的力度,加強對工業“三廢”的綜合整治,強化激勵約束機制;把推進項目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同降本增效、發展循環經濟結合起來,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強化對標管理。著力引導國有企業對標國內外先進企業,在戰略規劃、經營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查找差距,制定科學發展路線圖;建立和完善對標管理工作機制,形成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對標工作格局。
(作者為河北省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