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
研究海外投資,大體上都會從三個層面入手。一是理論的創新。我們通常所強調的“走出去”的理由,如產能過剩,其實無法得到投資所在國的認可,為此我們的“走出去”往往被認為是“新殖民主義”,我們的企業也被視為傳統的跨國公司。從理論角度來說,我們確實面臨著如何創新的問題。
二是觀念創新。雖然我們已經由投資輸入國變為投資輸出國,但我們的思維、觀念卻還停留在投資輸入國上。投資輸入國要盡量保護本國產業,限制外國公司進入;投資輸出國則希望其他國家持開放態度,保護我們的投資。這是截然不同的角度和思維。因此,要想走出去、走得好,觀念創新必不可少。
三是實踐創新。怎樣總結以往的實踐經驗實事求是地看待今天的挑戰?我認為,可以從世界銀行黑名單入手。2009年1月12日—2015年9月1日,世界銀行共處罰了654家企業及個人,涉及中國企業和個人38家,中國企業的問題大都是違反了世界銀行的采購指南,這從側面說明重視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不僅如此,企業還要注重合規責任,因為中國企業正面臨非傳統的非商業風險,其中防范合規反腐風險是目前全球發展的新動向。什么是合規?一是要遵守本國和投資所在國的法律法規,二是要遵守本公司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三是要遵守公認的、良好的社會職業操守、道德規范。我們的企業若對這一現代工商文明新的競爭環境、競爭規則理解得不多、不夠,就容易在“走出去”過程中陷入困境。
目前,中國政府已對此給予高度重視,2012年,商務部等七部委曾發布《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若干意見》,重點闡明了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的九大內容,并強調要“堅持合法合規”。國資委也在今年年初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法治央企建設的意見》,強調要加快提升企業的合規管理能力,要求企業建立合規管理工作體系。合規管理體系也已上升為國際標準。2014年底,ISO出臺的ISO19600《合規管理體系導則》明確,致力于長遠發展的組織需維護誠信和合規文化。
誠信與合規不僅是企業成功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更是機遇。目前,全球范圍內的跨國公司都在向全球公司轉型。全球公司打造全球價值鏈,改變了企業的全球競爭方式;全球公司強化企業的合規文化,改變了企業的全球競爭規則。中國企業“走出去”就會直接面臨全球競爭,面臨已經改變了的全球競爭方式和規則。如果我們的企業能理解和把握全球競爭的新方式、新規則,必然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創造出發展中國家企業成長為源于中國的全球公司的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