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河源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城鎮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河源“十三五”城鎮工作,全面提高河源城鎮化發展水平。河源市委書記張文強調,要把城鎮化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精心規劃、精致琢磨、精細管理,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大美河源。
城鎮化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十二五”期間,河源城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城鎮對人口、產業的吸納和承載能力得到增強,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21.38%,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2.15%。但是,河源城鎮化率與全國、全省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也低于粵東西北12個市平均水平,城鎮化建設任重道遠。
張文指出,當前,河源已步入工業化、城鎮化的初級階段,即將邁入快速發展、振興發展的重要階段。如何規劃、建設和管理好城市,顯得尤為重要。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城鎮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十三五”規劃的要求,提高規劃、建設、管理城鎮的能力水平,把河源建設成現代生態田園城市。
張文強調,推進城鎮化,一要抓住以人為核心這個根本,解決好“人”的問題。要把促進常住人口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作為重要基礎,把提高人口素質作為根本舉措,使人進得來、留得住、融得入。要順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更優質服務、更宜居環境,讓生活在城市的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二要抓住產城融合這個關鍵,解決好“產”的問題。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業引領、就業先行,城隨產進、產城互動,促進產業園區與城鎮建設有機銜接、協同發展。要把握珠三角尤其是深莞惠產業轉移、深圳對口幫扶機遇,打造與深莞惠“企業總部產業基地”的產業分工格局。三要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重點,解決好“錢”的問題。建立多層次、多樣化、市場化的投融資體制,構建政府、企業、個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成本分擔機制,以解決城鎮化巨大的資金需求。四要抓住擴容提質這個抓手,解決好“城”的問題。構建以中心城區(源城區、江東新區、市高新區、東源縣城)為龍頭,以和平、龍川、紫金、連平四個縣城為骨架,各中心鎮為支點的“一中心多組團網狀式”城鎮格局,提高全市城鎮人口的承載力。
五要抓住土地規劃這個先導,解決好“地”的問題。增強土地規劃的科學性,進一步修編完善中心城市、各縣城、中心鎮整體規劃,加快推進“多規合一”、多規銜接,推進集約節約用地。
彭建文在主持會議時強調,推進城鎮化,必須牢牢抓住規劃的編制和執行、產城融合兩項關鍵工作,緊緊抓住擴容提質這個抓手,下決心加快推進一批城鎮項目建設,推動我市城鎮化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會上,彭建文還為河源首批城鄉規劃督察員頒發了聘書。當天,與會人員還前往市商業中心、東源大道、東江灣公園、太平古街、迎客大橋橋頭公園、江東新區起步區等地參觀,直觀感受近年來河源城市建設展現的新亮點、取得的新成效。
市領導龔佐林、黃建中、黎意勇、葉少軍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