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1日電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旅游成了大眾化的生活方式,旅游經濟也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關于支持旅游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等一系列決策部署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尤其要求“大力推進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工業、林業、商業、水利、地質、海洋、環保、氣象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融合發展”——這意味著:所有形式的“國土資源”都是可資開發的“旅游資源”。
針對國土資源在旅游業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同程旅游集團、景域旅游集團、海南旅游景區協會、山西省房車協會等國內多家大型旅游機構及相關專家,在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平臺基礎上聯手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并于11月19日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成立儀式,成為國內首個融合國土資源與旅游開發的高規格社團組織。
對于設立旅游發展機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會長柳忠勤指出,旅游經濟是國土經濟的重要內容,目前國內多家高校設有國土資源與旅游學院。所以,設立旅游發展委員會對于完善國土學會工作機構非常必要。學會創會會長于光遠關于陸、海、空的“大國土”概念,符合當前發展“大旅游”的理念。旅游經濟是國土經濟的重要支撐,對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戰略方針意義重大。
旅游委秘書長、中國社科院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副院長張朝偉表示,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旅游發展委員會作為群眾團體,將廣泛聯系、團結旅游從業者、研究者和管理人員,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理論引導和經驗交流,優化行業生態,促進旅游業改革創新。第一,倡導資源集約化綜合利用。立足所有“國土資源”都是可資開發的“旅游資源”的認識,促進旅游業與各行各業的跨界融合,確保國土資源集約化綜合利用。第二,努力創建生態城鎮和美麗鄉村。旅游委將團結規劃設計、投資開發、客源組織等旅游產業鏈各類從業機構,通過創意設計、優化組合自然與人文要素,美化市容村貌,整合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態,引領鄉土文化、地域文化的傳承創新,以低碳技術、低碳設計和綠色經濟為支撐,推動全域旅游及三次產業融合,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和文化統籌發展。第三,致力于旅游教化價值的實現。通過倡導生態旅游、戶外運動和養生度假等新興休閑旅游業態,注重從旅游美學與科學普及角度,彰顯旅游風景中科學和藝術的魅力,通過陶冶性情、磨煉意志、鑄就健全人格,呈現旅游休閑的人文內涵,提升旅游業供給側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