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讓低保戶當義工意在融入社會
時間:2017-02-09 12:51:1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夏振彬 

  日前,廣州市民政局發布規定,低保對象應當走上街頭,參加社區環境衛生清潔、社區治安巡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等公益服務,每人每月公益服務時間不得少于60小時,違者將受到停止低保待遇等處罰。

  所謂權利與義務對等,有權利就應該有義務。依據我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第10條規定:“……在就業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但尚未就業的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間,應當參加所在的居民委員會組織的公益性社區服務勞動”。所以,讓低保戶當義工,用力所能及的付出回饋社會,這有法可依,并不違背福利制度的本意,反而能體現社會公平。

  事實上,相關做法在國外也被普遍認可。比如澳大利亞、新西蘭政府實施的“為救濟金而工作項目”“社區工作項目”等,對低收入家庭做義工的范圍及時間作出明確要求。德國也有一個著名的社會救助方案“哈爾茨第四階段就業改革方案”,主要針對長期失業者,其中一大亮點就是讓領取救濟金的人不再賦閑在家,而是必須服從福利部門和勞動部門給予的工作,沒有充足理由的話不能拒絕,否則就將面臨減少救濟金等處罰……

  此外,讓低保戶當義工也不會損害低保群體的權益。一方面,該規定并非一刀切。比如廣州版的規定,全日制在校學生、患有不適宜參加勞動的疾病的人員、需要照顧幼兒等家庭成員的都可以“豁免”。另一方面,低保對象參與的公益服務要與其身體健康狀況相適應,并享受高溫補貼、餐費補貼、交通補貼等津貼——所以說,它意在體現酬勤、酬勞的價值導向。說白了,讓有勞動能力的低保群體參與公益服務,或許可以讓部分低保對象獲得精神慰藉,能夠讓他們產生社會價值感,體驗到個人價值。

  當前,從各地的實踐來看,對于領低保“捆綁”公益服務,很多人還不適應。對此,一方面要做好宣傳引導,用更為溫情、更為人性化的方式來落實。比如很多低保對象具備勞動技能,只是因為各種原因一時找不到工作,對他們來說,社會公益服務為他們提供了與社會密切接觸的渠道,可以避免與社會脫節,甚至有利于他們發現個人愛好、增強職業技能、增加新的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今后也可以探索將公益性服務向公益性就業崗位轉化。最低生活保障是一項社會福利,對貧困居民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但對具備勞動條件的人來說,低保絕非長久之計。很多人缺少一展所長的工作機會,而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除了要求低保對象當義工反饋社會,也可以嘗試提供公益性的就業崗位,讓他們有工作謀生,多勞多得,真正走出生活的困境。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