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電商平臺實現在更大市場規模內進行交易和在更大范圍內整合配置資源,這種模式有助于特色小鎮擺脫發展瓶頸,進一步反推地區的產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變革。
邵念強:北京海渤灣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商業不動產專委會常務副主任
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第16條專門針對特色村鎮建設進行了部署,指出要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強調要加強特色村鎮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境風貌等建設,發展各具特色的專業村,同時支持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所謂特色小鎮,是指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打造起來的行政區域。這種空間平臺的建設帶有明確的政府導向性,其所包含的內容包括產業定位、科技元素、人文底蘊、生態稟賦、文化內涵和一定的社區功能,呈現產業發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設形態“小而美”、運作機制“活而新”的鮮明特征,形成“產、城、人、文”有機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空間和重要的功能平臺。
而農村電商作為國家這些年來力推的農村信息化項目,一直廣受各界關注,今年中央的1號文件更是將推動農村電商發展單獨列為一個條目進行部署,這充分說明中央對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視。
把特色小鎮建設和農村電子商務這兩個當下的社會熱點聯系起來進行解讀,打個比方說,特色小鎮好比是飛機的機身,而電子商務是飛機中的一個發動機。兩者如能完美結合,飛機才能遨游藍天。
特色小鎮空前利好
去年以來,我國各地的特色小鎮建設進入快車道,在中央部委層面,特色小(城)鎮政策密集出臺,政策導向越發明確,特色小鎮的發展迎來空前利好。2016年7月,住建部、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特色小(城)鎮;同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北京房山區長溝鎮等127個鎮為中國第一批特色小鎮;去年12月,發改委提出,實施“千企千鎮工程”推進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今年1月,發改委和國開行聯合提出金融支持意見,為特色小鎮建設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而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則首次提出支持特色小鎮發展,特色小鎮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
這些“有特色的小城鎮”,建筑及街區有鮮明的地域風情,空間層次豐富,景觀別具一格,環境優美,生活便捷,比如長沙縣的板倉小鎮,就是以田園文化理念為指導,集商、旅、文化于一體的“田園城市”。長沙縣通過“板倉小鎮”的建設,打通了農民進城和市民下鄉的通道,從而實現城鄉雙向交流、資源共享。
小鎮如果有特色產業支撐,就業就有保證,比如以旅游產業為支撐的宏村、良渚文化村、麗江、鳳凰、烏鎮、周莊等;有歷史文脈傳承,能吸引游客觀覽的,比如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興建的“西部歌城”小鎮,就是以王洛賓的一曲“達坂城的姑娘”為創意建設的。這樣興建的小鎮如果各種市政配套自成體系,人們安居樂業,既有充沛的發展動力,又魅力十足。對小鎮的居民而言,這里既宜居,又宜業,可滿足不同人群的長期生活的需要,生活品質不比大中城市差,幸福指數甚至更高。而對久居大中城市的外來者來說,這樣的小鎮如世外桃源,旅游接待設施一應俱全,是難得的休閑、觀光、度假的好場所。
電商給小鎮插上翅膀
電子商務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遠程通信技術,將整個商務過程實現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現代化交易模式。電商的存在價值就是讓消費者通過網絡在網上信息比選、下單購物、網上支付直至物流配送到約定地點,節省了交易雙方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改善了交易環境,降低了社會綜合成本。對快速發展的特色小鎮而言,電子商務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相對于大中城市,特色小鎮偏于一隅,在現實空間里,小鎮的交通及信息溝通條件沒有優勢。在沒有互聯網(或電子商務不發達)的時代,我國有許多特色小鎮都處在“養在深山人不知”的狀態,這必然導致經濟發展滯后。而在電子商務時代,虛擬空間里大中城市和小鎮的距離感消失了,借助電子商務的技術手段,偏于一隅的小鎮照樣能夠與大中城市的人們一樣,及時地獲得市場信息,進行交易聯絡和市場推廣,便捷地完成整個交易流程。
江南小鎮——周莊
安徽碭山,既是聞名中外的酥梨和黃桃之鄉,也是四省交界的國家級貧困縣。如今,借助電商平臺推動第一、第二產業快速發展,碭山特色水果及其衍生產品已經走向全國,并邁入全球市場,碭山也因此大大改變了整個地區的經濟面貌,特色小鎮發展日趨成熟,形成了獨特的“碭山現象”。
再比如浙江遂昌,利用石練菊米、遂昌冬筍、竹炭制品、黃米粿、青糕、烤薯、紅提等一系列優質、生態、健康并適合網絡銷售的特色產品經營起了網店。僅7萬人口的小城鎮卻有6000多人從事特色產品電子商務經營。這個僅5萬人的縣城開有1500多家淘寶店,2014年實現網上銷售額5.3億元,其中農產品銷售額4.1億元,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個“淘寶縣”。
安徽六安,二十多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從事婚紗禮服設計及生產,產品賣到全中國乃至全世界。迄今已經發展到有6000多家門店(工廠),從業人員10多萬人,電商網店逾萬家。六安康橋特色產業小鎮用風情化建筑街區打底,配套了完整的小鎮各項功能。在規劃設計時,就將智能設計、柔性生產與電子商務系統有效融合,將軟件、硬件及人員培訓通盤考慮,整個系統可以快捷高效地完成商務洽商、個性化定制、設計、生產、實時監控、線上信息反饋、報關、物流配送等全部流程。六安也因為把特色小鎮建設與農村電商相互結合而成為遠近聞名的典范。
浙江遂昌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個“淘寶縣”
把電商和特色小鎮結合得比較好的還有浙江義烏。近年來,義烏市政府將電子商務作為戰略性、先導性的產業來重點培育。2015年,義烏市在全國600多個大中城市當中,國內電子商務貿易出貨率排名第二,跨境電商出貨量排名全國第四。
義烏國際電商小鎮項目屬于省重點工程,是義烏實施“電商換市”戰略的重要載體。
與許多企業自主開發的電商產業園不同,義烏國際電商小鎮出身名門,其“監護人”是義烏市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這是一家5A級的物流企業。
石練菊米
國際電商小鎮目前已經成為擁有“新產業、新模式、新技術、新機制、新領軍人物”等“五新”特征的經濟示范區。該小鎮堅持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著力吸引具有電商云技術應用開發、供應鏈金融等實際運用能力的高層次人才與企業開展創新創業,大力培育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研發經濟、人才經濟、服務經濟,全面推進義烏電子商務發展。應當說,因為大力發展電商,這個“國際小鎮”已經名至實歸,逐漸發展成為實體貿易市場最重要的產業渠道,也成為了全國網商集聚區、全球網貿中心和跨境電子商務高地。
遂昌冬筍
白溝新城迎來大轉機
河北的白溝新城,地處最近大熱的雄安新區邊緣。該新城圍繞建設“宜業、宜居、平安、善美”的主題,積極推進特色商貿小鎮建設。
根據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要求,白溝新城積極承接京津地區商貿產業轉移外溢,組織規劃了白溝特色商貿小鎮(鎮中鎮)項目。該項目總占地面積5400畝(3.6平方公里),為白溝新城承接北京商貿及配套產業轉移集中承載地,依托于原有產業基礎和產業優勢條件,小鎮重點規劃發展商貿、物流、電子商務和旅游購物四大產業,產業格局已經初具雛形。據了解,依托已投入運營的箱包交易中心,白溝新城還將打造全新的商貿旅游綜合體——“創意小鎮”項目。
發展中的白溝新城
今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中央認為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而白溝新城離雄縣縣城不足20公里,良好的區位優勢使得白溝新城必將成為雄安新區重要的商貿后盾。
義烏國際電商小鎮項目屬于省重點工程
以上案例充分說明,特色小鎮的建設,一方面要整合區域內的核心資源,為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綜合發展創造更完備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面,要積極借助電商的力量,通過電子商務技術(平臺)實現在更大市場規模內進行交易和在更大范圍內整合配置資源,這種商務經營的新模式、新平臺、新途徑有助于特色小鎮擺脫發展瓶頸,激發地區潛能,進一步反推地區的產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