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解讀定心丸: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將給農民帶來什么
時間:2017-10-20 11:30: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寇紀美 房立俊 盧義杰 

  土地承包到期之后怎么辦?

  隨著十九大報告的公布,這個爭論塵埃落定。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明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

  蘇州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學副教授徐文華用“定心丸”形容這句話。事實上,在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業發展脈絡中,第一輪土地承包制是1983年開始的,承包期15年,第二輪則從1997年開始,承包期30年。在這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將近一半的農業大國,2027年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辦,非常令人關注。

  “再延長30年,(這)意味著農村土地承包制度長期不變,對穩定農業發展、解決三農問題有長期意義。”徐文華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大多數農民盼望政策穩定,不希望政策多變,中央作出這個決策也是適應了農民的需求。

  在城市化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研究土地資源管理的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張軍分析認為,之所以定為30年而不是更長的期限,則是為了把土地承包制度穩定在一定年限,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張軍肯定“延長30年”帶來的好處。今年7月,他在湖北某縣調研農地產權與農戶施藥行為的關系時發現,如果農地產權期限短,農民會加劇對土地的使用,不重視土地的休養生息,相反,在擁有穩定而長期的農地產權的地方,農民更愿意采用生物農藥、農家肥等方式耕種土地,減少化肥的使用。

  “就像你自己的東西,產權在你手里,你肯定愛惜;如果是借來的,可能就不會這樣。”張軍總結說,對國家土地的利用也是這樣,承包期的延長會帶來一種保護,“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續發展”。

  另一個好處則體現在農業經濟上。在張軍看來,由于農業生產周期較長,對農民來說,延長30年的承包期,可讓他們根據30年不變的基本政策,規劃自己的農業經營行為,“比如,投入更多的資金、資源,對農地進行更多的保護利用,這種長期行為也有利于農業的穩定發展”。

  事實上,在中國的一些地方,當“延長30年”成為定局之前,關于土地承包權的擔憂幾未間斷,最常見的詬病是有的農村“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進而造成“有人無地種”“有地無人種”的局面。部分地區探索的破局之道是,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前提下,進行依法、自愿、有償的土地流轉。

  隨著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的信心也被提振起來。

  華中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系教授陳銀蓉感到高興:農民對土地產權有了明確的預期,有助于形成農村土地市場。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農民對土地價值的認識更高,那么,他們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的回報往往更高。對于農業企業來說,他們也會更放心大膽地與農民交易。

  張軍也認為,種田大戶或農業企業需要土地的時候,可以與農民簽訂合同,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承包土地、集中生產,從而可以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他在調研中還發現一個現象:在一些地方,農民最主要的收入并不是農業收入,“在家庭總收入有的占比很低,大概不到10%”,絕大部分農民是把土地流轉出去,“他們主要的收入是打工或者其他經營的收入”。

  還有一種模式,則是農業企業在農村發展園林業,當地農民把土地租給企業,再到企業打工,“真正承包土地的多是合作社、公司等外部資本”。

  從宏觀角度來說,這些現有的經營模式,也更需要“延長30年”的政策作為“定心丸”。一些受訪學者也認為,當土地流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中國的農業企業化程度也就提高了,大量土地進入農業企業、種田大戶,大多數土地因而得到集約化經營。

  雖然未來承包期極有希望延長30年,但徐文華擔憂的是,目前,不少農村的年輕人不愿從事農業,大量青壯年離開土地,農業經營者老齡化嚴重,如何鼓勵年輕人從事農業經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他同時擔心,城市化大規模發展,會不會無限地吞并優質農地?

  陳銀蓉已做過不少調研。在進行土地流轉相關調查的時候,很多農民反映,如果有地方政府推動,通過流轉可以獲得更好的收益,但同時也有人擔憂:我是不是能拿到確保的收益?地方政府是不是真正能做到為我們說話,能夠很好地流轉?“很多人看不到土地的長遠收益,就不做太多的投入,寧愿出去打工”。

  如今,受訪學者最期待的還是“延長30年”的政策落地。張軍說,黨的會議從更宏觀的角度出發,為農村土地問題提出了解決方向,未來還需要通過一系列程序進一步確立下來,讓政策落地。

  陳銀蓉期待,這項政策最終落地,能給人們更好的綜合預期和更平等的發展機會,能讓大家更好地分享國家發展的收益,“農村面臨的土地問題是聯動的,土地市場是區域不平衡的、差異化很大的市場,未來還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