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大學“種菜課”是怎樣一種理論聯系實際
時間:2017-11-06 10:23:15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然玉 

    據報道,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有一門必修課叫《農業生產綜合實訓》,下地種菜是這門課的重要部分,期末成績主要看收成以及同學們的參與度,學生們從大一開始就要下地干活,怕蟲子、怕曬黑,種不出蘿卜番薯就拿不到學分。學校對本門課程要求嚴格,還請來資深農民當助教,根本糊弄不過去。為避免誤了農時,學生的寢室里都掛了24節氣圖。

  “下地種菜”作為必修課并不多見,這一既有專業內涵又有生活意趣的課程設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對現代大學教育的某種修正。相當長時間以來,高校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脫離,已然引發了種種問題,比如學生們的就業不適,人才結構的不合理等等。置于這種大背景下,“下地種菜”類接地氣的必修課注定會獲得圍觀,公眾對此的樸素期待是,希望大學能有多一點類似的練手機會和技能訓練。

  當然,有必要說明的是,就算絕大數農業大學沒有開設所謂的“種菜課”,但是各個學校有著各自的實操課程?,F實中,此類學校普遍都自建或合建有專門的農場、果蔬基地等等,以此為平臺,學生們得以在特定場景下將理論運用到實踐。只不過,與“種菜課”根本不同的是,這一情境下的“實踐”其實更多還是觀察和實驗而已,學生們在其間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研究者而非是農人。

  浙江農林大學的“種菜課”中,學生們自始至終都親力親為,與真實的農業生產者無異。誠如校方所希望的,這一安排有效推動了學生們“學以致用”,對今后就業勢必大有好處。然而需要看清的是,有鑒于現代社會的專業分工以及現代大學教育的內在屬性,諸如“下地種菜”之類超高還原的實踐課,其實際效果注定不宜過度夸大:大學農學專業的學科目標旨在培養與農業相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并不在于知曉多少傳統的農業生產經驗,而在于掌握了多少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

  理想狀態下,農學專業的畢業生,應該超越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并成為“新農業”的開拓者、引領者——向資深農民學習下地種菜,更適合理解成是為此所做的某種“特殊的準備”。

  大學教育到底該如何處理與實務實踐的相對關系,這從來都是一個問題。讓大學生下地種菜不是目的,如何讓“種地”真正轉化為學生們學科素養、專業能力的提升,才真正值得思考。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