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司長郭蘭峰日前表示,進入新階段以來,區域協調發展依然面臨挑戰,主要表現在東西南北不均衡發展等三大方面。未來將重點著眼于高質量的發展,關注發展效率,大力推動要素自由流動,進一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據介紹,目前區域協調發展依然面臨新挑戰,突出表現在東西差距和南快北慢并存,發達地區率先優化發展面臨挑戰與困難地區走出困境難度重重并存,區域無序開發和區域間行政分割現象并存。
郭蘭峰說,區域經濟關系國民經濟的總量和結構、效率和公平。要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不能只重“量”的提升,也要重“質”的優化,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以提高社會效益為目的尋找最優解。
據介紹,我國區域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國家投資重點由沿海轉向內地,內地工業化較快的均衡布局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初期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沿海地區先走一步、率先發展的梯度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到黨的十八大前,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四大板塊格局逐步形成并逐步完善細化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區域經濟發展進入以三大戰略為引領,協調推進四大板塊發展階段。
郭蘭峰介紹,未來將著眼于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發展,大力推動要素自由流動,進一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聚焦更可持續的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一方面將加大力度支持老少邊貧地區發展,支持革命老區加快振興,另一方面繼續推進“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城市群。同時,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因地制宜推進四大板塊發展。
郭蘭峰說,未來將構建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包括衡量評價體系、風險識別與應對預案、工作推進機制、豐富政策工具、區域治理現代化法治化,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