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大城市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都提出目標,要建設世界城市或者全球城市。北京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廣泛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全球中心城市”;上海提出要“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而廣州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成都則提出要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與此同時,四大城市的總體規劃,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使命。日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城市化委員會委員王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四大城市的不同特色和使命。
王凱表示北京總規的特點是城市戰略下的城市功能優化,是落實國家戰略。因為北京是首都,不同于一般城市??傄幰鉀Q的核心問題,就是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以及怎樣建設一個首都。所以新一輪北京總規提出了四個要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創新中心。其重中之重,是政治中心。他認為,北京的發展要有區域視野,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篇大文章,通過北京功能疏解帶動天津河北發展,更長遠的目標是建設世界級的城市群。
談及上海的總規,王凱認為上海的總規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的城市發展戰略調整,因此提出了“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并且在功能提升上更加注重經濟管理,比如金融、貿易、創新、文化。直截了當地說,上海就是奔著倫敦、紐約、東京這樣的世界城市去的,體現全球視野。
說到廣州,他認為廣州是世界級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直到現在也是中國經濟最開放的城市。新一輪總規也提出了新的目標,就是怎么樣發揮帶動引領作用。另外,加上一個新概念:粵港澳大灣區。
王凱覺得成都的城市總規意義重大,探索了中國人口密度較高地區就地城鎮化方式。在探索城市與鄉村共同發展的道路上,成都無論是制度還是規劃管理,都做了很重要的貢獻。他認為這是有價值的。成都平原人口密度很高,過去四川農民工出川,是非常辛苦的第一代農民工,但西部地區幾億人口,不可能都遷移到浙江、廣東?,F在成都的東部南部逐步發展了很多創新企業園區,包括現在提出的東進,比較好地破解了西南地區人口高密度的難題——不是簡單地人口東南飛、東南移,而是就地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