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小鎮規劃用地51公頃,建筑面積為31萬平方米。小鎮將依據歷史資料,仿明清時期建筑風格,建設古建筑核心區、炮臺區等仿古建筑和旅游設施,通過旅游來帶動區域發展。
一、歷史、文化與生態三位一體的風情小鎮
◆北塘的歷史積淀。北塘是一個有著近600年歷史的古鎮,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早在1404年,北塘就已經形成村落,早期居民為隨“燕王掃北”的移民。明嘉靖元年以前(1522年),北塘地區的三個居民點(陳家堡、小西莊、小南莊)已經連成一片,到明萬歷年間,北塘已成為漕運碼頭。北塘自古素有“澤國之鄉”之稱,流經北塘的薊運河像玉帶般環繞它,因此北塘的自然風貌有個形象的稱謂“金邦玉帶”。北塘擁有獨特的歷史內涵,作為明清時期的漕運和漁業名鎮,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漁俗民風,如跑火把、船頭拜北等等。北塘歷史上也出現了眾多名人蹤跡,清末明初的虛大師是北方佛教的領軍人物,一生功德卓著,在我國港澳乃至東南亞地區“小釋迦牟尼”之稱。中華民國總統黎元洪在北塘接受私塾教育,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從此步入仕途。現如今,北塘作為濱海新區建設的經濟與生態雙向發展的戰略要地,必將為北塘的歷史再添濃郁一筆。
◆北塘的文化之旅。北塘有著深厚多面的歷史文化氣息,秉承傳統文化和北方小鎮特色,北塘將仿照明清時期建筑風格,打造古建筑核心區、古鎮城墻、兵營、炮臺、衙門、府邸、名人故居、大宅院落,沿街開辦老字號店鋪,延續北塘建筑特色。另外,北塘還將建設仿古商業街、仿古酒吧街、傳統風情酒店等,并通過博物館、老字號、客棧、茶館等形式,重現民間絕活、傳統美食、民俗表演等歷史風貌,展示北方傳統文化、天津地域特色和北塘地區民俗風情。在著重表現傳統文化的同時,北塘還融入現代元素,建設國際青年營,內設大型匯演、露天影院、青年旅店、特色餐飲、商業娛樂等設施,增加北塘的現代商業活力,為國內外游客提供一個獨具特色的休閑、娛樂和體驗場所。
◆三河島生態建設。北塘三河島,又稱炮臺島,位于潮白河、永定新河和薊運河的交匯處,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間,島嶼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天津市列入國家海島名錄的唯一島嶼。三河島建設將恢復島上炮臺遺址原貌,修復現有灘地,對島上歷史古跡進行保護和景觀提升。利用現狀景觀資源,采用綠化栽植等工藝,將灘涂打造成為親水休閑、暢爽宜人、具有河口濕地的自然風景,形成三島嶼、兩綠帶、一碼頭的特色景觀。此外,北塘管委會還將低碳建設理念和清潔能源利用運動到三河島建中來,設計了公園景觀照明將全部取自太陽能光伏發電。目前,三河島遺址生態公園大型風車等公共設施采用太陽能發電技術來保證自身用電需求。
通過對島上歷史古跡的保護和景觀提升,建設公園和鳥類棲息濕地,弘揚愛國主義教育以及生態旅游新概念,使三河島成為永定新河河口歷史展示與旅游開發有效融合的標志性旅游景點。
二、北塘特色旅游產業
◆集裝箱打造“北塘海鮮”。北塘海鮮已有幾百年歷史,經歷了從船上制做到家烹,從家烹到賓宴,直至形成品牌的逐步完善過程。北塘海域屬于泥質淺灘,水質肥沃,其海產產品潔凈白鮮,肉質肥厚,甜嫩清爽,味道鮮美。如今北塘海鮮作為特色美食文化,深受人們的青睞。當地人、外來客都聲聲叫絕。北塘特色旅游區的集裝箱海鮮街項目從規劃到營業僅用了140天,于2009年8月開街營業,該項目占地6萬平米,建筑面積1.6萬平米,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建筑集群,今年十一期間共接待游客6萬余人,使“北塘海鮮”這一享譽京津地區的旅游餐飲品牌得到了傳承和發展。利用二手集裝箱為材料搭建海鮮餐廳,北塘管委會的這一設計靈感既經濟實惠又獨具一格,彩色的集裝箱錯落有致,富于設計感、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就連海鮮街的標牌都是由集裝箱拼接而成。坐在“集裝箱”里品嘗海鮮大餐,觀賞用鐵皮做成的幾何造型景觀,既可領略海洋美景,又可感受極具特色的海鮮文化,不得不贊嘆北塘管委會領導們獨具匠心的設計理念,為北塘魅力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做一天漁民”特色旅游。隨著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現在游客們的“胃口”可是越來越挑,僅僅從觀光游玩的角度領略北塘美景已不能滿足游客們日益追求新、奇、特的心里需要。為此,北塘管委會緊緊抓住體驗式旅游概念,推出“做一天漁民”北塘特色旅游,讓旅客和大海、漁民生活“親密接觸”,真正領略到北塘漁業的魅力和價值。乘坐漁船祭海、許心愿,途中親手撒漁網、拔蟹子籠、海上作業,游客們在體驗海上風情的同時,體味著漁民生活、享受著漁民的熱情和捕魚中帶來的樂趣。親海特色旅游,使北塘逐漸成為濱海新區的旅游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