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城市無非兩個方面,一個是在擴張,一個是更新”,2018年7月22日,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在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上表示,“ 現在房地產出現了兩股潮流,一個是城市更新,一個叫做特色小鎮。我們就是兩條路子,一個是往外擴張,一個是內部的更新,城市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應該是城市更新。”
房地產市場兩大風口:城市更新與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方面,顧云昌強調, 特色小鎮在浙江做的比較好,在原來鎮的基礎上,增加特色和產業密度,改造人居環境,從而形成了特色小鎮。大量的特色小鎮就是圈地,這與原來的想法有很大的差距。
關于城市更新,顧云昌提到三大目標:
1、節約利用土地,最寶貴的資源,最值錢的就是土地。土地是財富之母。將土地資源利用好,中國人均土地資源少,建設用地比發達國家多,說明城市更新任務就要節約土地,將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發揮它更大的能量。
2、產業升級,通過城市更新改變產業結構。把高效產業,低效率的產業清除出去,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灣區城市群的經濟質量,產業更新、轉型改造。
3、環境質量。大灣區宜居的生活圈,把“綠”引進來,清潔能源的產業引進來。現在一提大城市就是擁堵和污染,城市更新的任務很清楚,擺在我們的面前。產業結構的調整,生活環境的改善。城市更新也好,大灣區9+2城市如何做,是否應該這樣考慮。
房市與樓市:如果房地產要去庫存 重點是樓宇庫存
顧云昌將房地產經紀分為兩大板塊:住房經濟板塊與樓宇經濟板塊。
談及房地產市場調控,顧云昌強調,政府調控的是房市,討論了房地產,討論來討論去都是房市,討論的是住房經濟。
實際上,還有很大的板塊就是樓宇經濟。傳統的說,商業地產、寫字樓、商場、酒店是傳統的樓宇經濟的第一板塊。第二個板塊就是新興產業的板塊,新興產業的載體,產業園區,科創空間,物流都是新興產業的載體。第三個板塊就是美好生活的載體。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在文化、教育方面,休閑度假方面有旅游地產,健康方面有養老地產,形成了美好生活的載體,而且都是運營的。
顧云昌表示,與住房的區別是,房屋是用來住的,樓宇是用來投資的,始終沒有調整樓宇經濟,完全是市場化的。調控的都是住房經濟,我們一講房地產的時候,將房地產歸到住房經濟了,面太窄了,隨著新興產業的起來,隨著美好生活的打造,樓宇經濟的力量越來越大。
現在的投資當中,大概1/3是樓宇,實際上統計還是不夠全面的,這主要包括寫字樓和商場、賓館的數據。
統計局顯示,當前5.6億庫存,其中2.8億是樓宇經濟。顧云昌表示,如果房地產要去庫存,重點是樓宇庫存。
顧云昌談到,調控得當是好的,調控不得當適得其反,尤其是強行的手段,對整個市場并不是好事。
“我們要掌握這個規律,樓宇經濟,養老地產、產業園區、商場、寫字樓、“每個獅子”都不一樣,斗艷越好,經濟越活躍。我們在大灣區,既要生龍又要活獅,繁榮經濟高速發展,“生龍活獅”穩定房市,防范風險。”顧云昌在談到大灣區房市與樓市的發展史強調,“現在是既不能漲,又不能落,這是很尷尬的。如此下去的話,行政手段是不太好處理的,長效機制怎么建立,我參加了幾次討論,都是內部或者是課題研究。我們總是這么被動不行的,要掌握規律,怎么做。”(信息來源:中國網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