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財政部長在《求是》雜志撰文: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時間:2018-08-02 18:01:43  來源:求是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了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財政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領會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深遠意義,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一、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是財政部門的重要職責使命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財政部門責無旁貸。

  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是財政部門履職盡責的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當前,打好三大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將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財政部門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肩負著重要職責,必須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增強跨越關口的信心決心,統籌當前與長遠,保持財政工作和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增強前瞻性,優化財政資源配置,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舉措,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是財政部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對財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打好三大攻堅戰,既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客觀需要,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財政部門在打好三大攻堅戰中,要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突出財政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完善財稅制度安排,有效發揮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消除貧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職能作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是財政部門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任務。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基本特征是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打好三大攻堅戰,是破解發展難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財政部門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循序漸進,完善制度和強化管理并重,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完善財政脫貧攻堅政策體系,集中發力補齊短板;圍繞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做好資金保障,落實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把生態環境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

  二、堅持底線思維,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關系到地方財政穩健運行和實體經濟健康發展,關系到金融市場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黨的十八大以來,財政部門始終繃緊財政可持續這根弦,積極貫徹落實預算法,推動加快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強化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開展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建立債務風險應急處置機制,構建債務風險常態化監督機制,依法查處問責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覆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各個環節的“閉環”管理體系逐步形成。當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截至2017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6.47萬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2017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82萬億元之內,債務率低于國際通行的100%—120%警戒線。同時,有的地方繼續違法違規變相舉債,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應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財政部門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抓住主要矛盾,開好“前門”、嚴堵“后門”,堅決剎住無序舉債之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一是嚴控法定限額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地方政府依法一律采取發行政府債券方式規范舉債。合理確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穩步推進專項債券管理改革,保障地方合法合理融資需求。二是著力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一方面,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PPP、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加強風險源頭管控,硬化預算約束,嚴格項目審核,管控金融“閘門”,決不允許以新增隱性債務方式上新項目、鋪新攤子。另一方面,積極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堅持誰舉債誰負責,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督促地方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通過盤活各類資金資產化解存量隱性債務,高負債地區要大力壓減項目建設支出、“三公”經費以及其他一般性支出。要加強監督問責,從嚴整治舉債亂象,對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并予以曝光。

  三、堅持精準理念,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扶貧開發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財政部門認真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完善資金和政策體系,大力支持脫貧攻堅。2013—2017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2786.88億元,年均增長22.7%;省級及以下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也大幅增長。在全國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全面推開涉農資金整合試點,將一部分涉農資金配置權完全下放到貧困縣,由貧困縣根據脫貧需要因地制宜統籌使用。狠抓財政扶貧資金監管,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堅決查處資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違紀違規問題。5年來,全國累計減貧6800多萬人,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最后攻堅階段,剩下的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很多是特殊貧困群體,現有貧困大多集中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面臨的挑戰依然巨大,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依然不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真抓實干、埋頭苦干。財政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決策部署,堅持現行扶貧標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一是抓好投入保障。繼續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相關專項轉移支付進一步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貫徹落實“三個新增”要求,做好2018—2020年中央財政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資金安排,重點支持“三區三州”。二是把握精準要義。深入推進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落實試點明確的放權改革要求,支持貧困縣因地制宜推進脫貧攻堅。堅守脫貧攻堅現行目標與標準,既不降低標準影響脫貧攻堅質量,也不盲目提高標準,避免“福利陷阱”和“懸崖效應”。發揮財政預算的約束和導向作用,會同相關部門區分輕重緩急安排扶貧項目和資金。瞄準建檔立卡對象,精準使用扶貧資金,確保貧困人口受益。三是強化績效理念。全面加強各級各類扶貧資金管理,構建扶貧資金動態監控機制,建立扶貧資金總臺賬,將用于脫貧攻堅的財政資金全部納入臺賬,實行精細化管理,解決實時監管到項目、到人、到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落實《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全面升級扶貧項目資金預算績效管理流程,推動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機制。

  四、堅持綠色發展,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財政部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著力在增投入、轉方式、建機制上下功夫。5年來,中央財政調整支出結構,向綠色發展、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等重點領域傾斜,累計投入1.16萬億元,年均增長15.7%,遠高于同期中央財政支出9.5%的增幅;創新支持方式,注重整體協同推進,支持開展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試點,推動地區間聯防聯控,探索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態各要素開展整體修復;落實污染者責任,完善稅收、政府采購、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等制度體系,促進生態環境治理的成本在政府與市場主體之間合理分攤,生態環保資金已經實現績效管理全覆蓋。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環境污染仍然嚴重,生態環境壓力居高不下,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的能力仍然不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任務艱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財政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薄弱環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確保黨中央關于污染防治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一是統籌增量和存量。加大資金投入,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大氣、水、土壤三項污染防治資金合計405億元,比2017年增長19%,投入力度是近年來最大的。對現有支持污染防治的各項資金和其他相關專項進行梳理,結合績效評價情況,加大資金結構調整力度,增加用于污染防治重點工作的投入。二是聚焦重點發力。圍繞“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目標,完善相關財稅政策,支持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等標志性重大戰役。中央財政擴大支持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試點城市范圍,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加大對污染防治的投入。相關政策要更加注重源頭防治,推進調整“四個結構”,推動做到“四減四增”。三是兼顧當前和長遠。大力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生態環境監測執法、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制度建設,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健全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資金分配機制,集中財力確保管用有效的重點污染治理事項順利推進。

  三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的三場硬仗,事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億萬人民福祉,必須堅決打贏打好。財政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做到“兩個堅決維護”,自覺從黨中央工作大局出發,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緊緊抓住重點任務,全力以赴抓好落實,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