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相關部門負責人回應共建“一帶一路”熱點問題
時間:2019-04-23 14:24: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安蓓、王雨蕭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2日發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在國新辦當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共建“一帶一路”有關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首屆高峰論壇成果全部完成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組長肖渭明說,2017年5月召開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形成279項具體成果,已全部按計劃進度完成,其中有的成果轉入常態化工作,將持續推進。“向第一屆高峰論壇與會各方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為第二屆高峰論壇的成功召開奠定堅實基礎。”他說。

  肖渭明說,首屆高峰論壇成果完成情況有五方面特點。第一,深化合作共識,政策溝通取得新成效。中國與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在首屆高峰論壇期間簽署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已經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和聯絡辦公室正式成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掛牌運行,“一帶一路”官網對外宣介能力有效提升。

  第二,聚焦重點項目,促進設施互聯互通。近兩年推動實施了一批交通、能源、水資源等基礎設施領域合作,雅萬高鐵、科倫坡港口城、匈塞鐵路、越南河內輕軌2號線等多個項目獲得融資支持。中國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國、波蘭簽署的關于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有序落實。

  第三,擴大產業投資,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標準、計量、海關、檢驗檢疫等軟聯通合作不斷深化。

  第四,加強資金支持,資金融通更加多元化。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會員已達100多家,38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有力支持了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基礎設施合作、產能合作和金融合作,絲路基金完成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

  第五,密切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更趨緊密。與沿線國家文化、媒體、綠色環保等領域合作持續深化。

  共建“一帶一路”造福中國和世界

  肖渭明說,對中國來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對外開放和對外經濟合作的管總規劃;對世界來講,提供了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公共平臺,是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肖渭明說,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擴大了服務業開放,基本放開了制造業,放寬農業和能源資源領域的準入,深化了投融資、財稅、金融等領域改革,修訂了全國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營商環境水平大大提升。

  從對世界經濟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貢獻看,肖渭明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和多邊貿易體制,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實踐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共建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提供中國思路、中國方案。”他說。

  商務部綜合司巡視員宋立洪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要做優做精重大經貿合作項目,推動實施更多惠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對外援助民生工程,開展更多貿易投資促進活動,加快發展“絲路電商”,與更多有意愿的國家商建自由貿易區,推動形成“一帶一路”大市場。

  七個“之路”折射“一帶一路”發展前景

  報告進一步明確,將“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和廉潔之路。

  肖渭明說,建設和平之路,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共同構建爭端解決機制和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堅決反對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

  建設繁榮之路,愿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網絡,擴大雙多邊投資貿易規模,深化產業合作。

  建設開放之路,愿與世界各國共同支持、維護和加強基于規則的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共建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

  建設綠色之路,愿與世界各國共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建設創新之路,愿與世界各國共建國家級聯合科研平臺,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人文交流機制,加強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建設文明之路,愿與世界各國深化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媒體、旅游等領域合作,繼續向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建設廉潔之路,愿與世界各國共同加強對“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打造廉潔高效的現代營商環境。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