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03 10:32:17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陸仁忠
“接訴即辦”,一個在當下各級政府部門越來越“高頻”使用的詞兒。“訴”中盡是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但也飽含著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要及其新特點;“接”中則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以人民為中心的超大城市治理思路的創新探索。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敖釉V即辦”,正在成為北京市上下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北京青年報》7月1日)
什么是服務、怎么抓服務?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方案。近兩年頗受關注的“不見面、馬上辦”“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以及北京實施的“接訴即辦”,都是服務方式的多樣化呈現,目的旨在一點,就是要讓政務服務真正得到群眾認可、讓群眾滿意。
想要群眾滿意,就必須從轉變服務理念入手。以往的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講是“被動式”服務,上面安排什么、下面就做什么,群眾找上門、再來干工作?,F在則不同,政府干的都是群眾盼的,群眾需要什么,政府部門就要做什么,群眾沒提的要求,只要能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府部門也要主動去創新和改進。簡而言之,就是要變以往的“坐等上門”為“主動出擊”,把矛盾化解在一線,讓問題解決在現場,防范隱患于未然。
“接訴即辦”顯然是一種正確示范。群眾有訴求,立即去辦理,不讓群眾等,更不要群眾折騰,實質上這就是群眾想要的服務。更何況,“接訴即辦”已經有更深層次“進化”。如,一些基層組織不滿足于解決群眾投訴的具體問題、具體事,還以點帶面,將存在的同類問題隱患一并解決;一些基層組織還根據服務經驗,將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前預防和解決,逐步實現“未訴先辦”……把問題苗頭解決在群眾投訴之前,把事情辦進群眾的心坎上,“接訴即辦”的“進化”必然推動服務的再次升級,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服務,說難也易。只要用心去學習、去研究、去探索,再難的事情也終將變得簡單輕松。就如《庖丁解牛》中,庖丁面對梁惠王的贊譽,只用一句“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來回應。服務其實也可以像“解?!币粯樱蔀橐环N藝術,最后近乎一種本能?!敖釉V即辦”的良性運作,其實就是推動服務向藝術進階的積極探索。應始終相信,藝術沒有止境,服務同樣不會有止境,在這條追求服務藝術的道路上,每一名政務服務人員都能大有可為,也應該大有作為,才能不負人民、不負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