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水利部蔡其華回應三峽3熱點
時間:2011-06-10 12:54:08  來源:光明日報 

     三峽工程2003年6月進入圍堰發電期,2006年10月進入初期運行期,2008年進入試驗性蓄水階段,2010年10月三峽水庫蓄水至設計的正常蓄水位175米。其間,長江流域發生了強震、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引起了人們對三峽工程的熱議,有人質疑這些災害是“三峽工程惹的禍”。

    干旱是否由三峽工程誘發?三峽工程能抵御“千年一遇”洪水的沖擊嗎……這些都是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

    5月31日,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蔡其華接受了本刊記者專訪,為我們解析與三峽工程有關的十大熱點話題。

    一問:干旱是否由三峽工程誘發?

    蔡其華:今年以來,長江流域降水較歷史同期均值偏少近4成,其中長江中下游地區偏少近5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少。罕見少雨是造成長江中下游地區干旱嚴重的根本原因,而造成今年長江流域降雨少的主要原因,是自去年年底以來大氣環流系統異常顯著,南方熱帶系統偏弱,北方冷空氣活動勢力強大,水汽輸送通道未能有效建立等天氣因素。

    近些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必將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多發頻發。如2006年川渝出現罕見的大旱,2011年長江中下游大旱,2007年重慶市遭遇特大暴雨,均屬極端天氣事件。

    從天氣成因來看,造成極端天氣事件的主因,是從地面到500毫巴(約5500米)之間高空天氣形勢的變化,特別是500毫巴代表高空天氣形勢的變化。三峽大壩壩頂高程僅185米,相對于500毫巴對應的5500米高度是一個微量,不至于對長江上游高空天氣形勢產生影響。

    這就是說,當前長江中下游地區大旱,屬降雨特枯年份發生的自然現象,與三峽水庫無關。相反,大型蓄水工程由于水面蒸發可能使得水庫周邊地區濕度有所增加,這對干旱而言屬正面效應。

    二問:三峽工程能抵御“千年一遇”洪水的沖擊嗎?

    蔡其華:三峽大壩的防洪能力即設計標準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并按照“防萬年一遇的洪水,再加10%”進行校核,這是針對三峽工程本身安全抵御洪水能力而言的。

    遇千年一遇的洪水時,大壩的各種運行指標都不會受到影響;當遭遇萬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時,大壩的主體結構不會受到影響,不會產生潰壩進而形成次生災害,但其附屬工程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防百年一遇的洪水”主要是針對三峽水庫對下游河段的保護作用而言的,反映的是三峽水庫對其下游的防洪保障作用。通過三峽水庫攔蓄洪水,可使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過44.50米,不需啟用荊江分洪區;遇千年一遇或類似1870年的洪水,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過80000m3/秒,配合荊江地區蓄滯洪區運用,可使沙市水位不超過45.00米,從而保證荊江河段與江漢平原的防洪安全。

三問:三峽放水是否影響長江中下游段河勢的穩定?

    蔡其華:三峽工程運用后,因清水下泄,水流挾沙能力增大,長江中下游的河勢是否穩定,護岸工程的“崩岸”問題是否可控,廣受社會關注。

    這個問題在三峽工程論證階段已經作出預測,認為三峽工程修建后,壩下游將發生長時間、長距離的沖刷,同流量水位有所下降,并指出“三峽工程興建后,將根據下游河勢調整的總趨勢以及現有護岸工程情況,繼續完善護岸工程,并對已建工程進行必要的加固”。

    實測資料表明,三峽水庫自2003年蓄水以來,壩下游河道沖刷主要發生在宜昌至城陵磯河段,全程沖刷已發展到湖口以下,沖刷的速度和范圍要大于論證階段的預計,但河勢總體上尚未發生巨大變化。總的來說,論證階段的結論基本上是正確的。

    由于近岸河床明顯沖深,護岸工程下部的岸坡變陡,故“崩岸”現象較蓄水前有所增多,但大部分仍發生在蓄水前的原崩岸段和險工段。由于護岸工程在1998年大洪水以后不斷興建和加固,加之在發生崩岸時及時搶護,故三峽工程蓄水以來長江的中下游堤防未發生重大險情。今后通過加強河道監測,實施荊江河段河勢控制應急工程,同時嚴格制止非法采砂,可以保證堤防安全。

    四問:保武漢是否就要淹重慶?

    蔡其華:這一觀點是錯誤的。2010年7月19日,重慶寸灘水位達到184.53米,但當時三峽壩前水位只有147.5米,這說明三峽水庫回水并沒有到達重慶。

    重慶寸灘水位高漲,是因為在重慶下游的銅鑼峽十分狹窄,大水時會產生壅高20—30米。所以,三峽水庫攔洪時,壩前水位雖有升高,但對重慶水位的影響不大,甚至沒有影響。去年8月,三峽攔洪后水位升至160米,重慶的水位卻只有170米。可見,重慶水位升高主要是金沙江、岷江及嘉陵江來水及銅鑼峽峽口壅水所致。

五問:泥沙淤積會影響三峽水庫防洪庫容嗎?

    蔡其華:三峽論證及可行性研究階段預測認為,在宜昌站年均來沙量為5.3億噸(二十世紀60年代的來沙條件)及不考慮上游建庫攔沙作用條件下,三峽水庫運用100年后,正常蓄水位以下的防洪庫容減少14%。

    近年來,上游水利水電建設進展迅速,上游建庫攔沙作用十分顯著。近10年上游的來沙量已由論證階段的年均5.3億噸,減少到2億噸左右,三峽水庫庫區的年均淤積量約1億噸,僅為論證階段預計值的三分之一。

    研究表明,預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三峽水庫的大部分防洪庫容將得到保留,與上游干支流的防洪工程聯合運用,三峽水庫的調洪能力將進一步提高,長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將得到提高,在遭遇特大洪水時,中下游臨時蓄滯洪區的啟用幾率和分蓄洪量將進一步減少。

    六問:長江口鹽水入侵現象加劇,是否與三峽水庫有關?

    蔡其華:三峽水庫的調節庫容只占壩址斷面年徑流量的3.7%,其調蓄作用不至于影響長江口的入海水量,但年內分配可能會有所改變。

    根據三峽水庫的運用方式,在每年汛后的9月中旬至10月期間蓄水,這期間水庫下泄流量將較天然情況有所減少,但長江口的鹽水入侵多發生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在此期間三峽水庫的下泄流量將較天然情況有所增加,會減輕鹽水入侵。

    三峽工程論證階段的結論認為,“修建三峽水庫對長江口鹽水入侵有利有弊,但影響不大”。根據三峽水庫目前的調度方式,經深入分析,也認為三峽工程總體上對長江口的鹽水入侵的影響不大。近幾年來,鹽水入侵的頻度和強度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長江口北段支流因淤積萎縮導致鹽水倒灌南段支流,也與長江上游來水偏枯(宜昌站1991—2009年比多年平均年徑流量減少約7%,尤其是2006年較多年平均值偏小36.8%)、大通以下江段抽引水量增加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有關。

七問:三峽水庫泥沙淤積是否會影響重慶防洪?

    蔡其華:重慶河段回水變動區受庫區泥沙淤積影響,遇不同頻率洪水時,沿程洪水位抬高明顯。據初步分析,由于入庫泥沙減少,在20世紀90年代水沙系列條件下,水庫運行30年后,100年一遇的洪水位比初設階段低0.2米,20年一遇的洪水位比初設階段低0.92米,5年一遇洪水位比初設階段低1.15米。

    在長江上游干支流水庫(金沙江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嘉陵江亭子口,烏江構皮灘、彭水等)建成后,三峽入庫泥沙將減少更多,庫尾段的泥沙淤積情況得到很大改善,同時對降低變動回水區特別是重慶市主城區洪水位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依據相關計算成果,在20世紀60年代的水沙系列條件下,水庫運行30年后,庫區總淤積量為29.32億立方米,與上游不建庫方案相比較,同期淤積量比減少24.1億立方米,相對減少45%,洪水位也有所降低。

    總之,由于上游水庫攔截泥沙和水土保持等作用引起入庫泥沙銳減,初步估計,未來100年一遇洪水位大約相當于原來50年一遇的洪水位,不會加重上游重慶市的防洪問題,但需要進一步研究重慶市關鍵部位的防洪安排是否達到防洪要求。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