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癱瘓”一座城何時終結
時間:2011-07-14 09:06:59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城市。正是由于城市具有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和文化繁榮等特征,城市在為人類創造經濟奇跡的同時也成為了重大災害的受害者。
城市災害類型可以歸納為‘氣、染、路、水、火、震、生”七個字。“氣”指氣象類災害;“染”指污染;“路”指交通事故;“水”指城市水災與水資源匱乏;“火”指火災與爆炸;“震”指地質地貌類災害;“生”指生物及流行病災害。
城市重大氣象災害的例子很多,近年來更趨于嚴重。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嘯,死亡人數超過8萬人,亞齊是受災嚴重城市的典型。
2005年8月30日,“卡特里娜”颶風重創美國南部圣路易斯安那州,政府決定撥款2000億美元,成為美國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重建項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7.8級的大地震一瞬間奪去了24多人的生命。唐山大地震成為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災害。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8.2級特大地震,地震使煤氣管道破裂而引發了特大城市火災,由于消防設備及地下水管的震壞,大火不僅無法撲滅而且火勢越燒越旺,迅速蔓延,致使橫濱市幾乎全被燒毀,東京市也被燒掉了三分之二。在死亡的14.3萬余人中,多數葬身于火海。
從全球看,最典型的城市空氣公害之災為1952年12月發生的英國倫敦事件。當時倫敦由于化石燃料無節制燃燒,空氣中充滿了大量的CO,CO2,SO2等,造成4O00余人死于非命。
人類自己的生產活動也是造成城市災害的根源之一。比如,1986年4月25的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事故短期內造成31人死亡,方圓30公里內的2萬人受到放射照射危害,至今已經造成數萬人死亡。與此相似的是3月發生的日本地震核泄漏的嚴重程度更是為全世界所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