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21 13:05:35
來源:城市化網 作者:張英洪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強農強國,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加快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切實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一步強化對農民權利的維護和保障,從而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在法治的軌道上尊重、保障和實現憲法規定的包括農民在內的全體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尊嚴,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強農強國的根本途徑。
我多年來始終堅持從權利視角觀察和研究“三農”問題,主張通過全面維護和保障農民權利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權利視角的鄉村振興,就是通過尊重、保障和實現農民及市民的基本權利,營造有效保障農民及市民的人權、產權、治權的現代法治環境,從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同時,鄉村是否實現全面振興,社會是否實現文明進步,我們要看農民及市民的基本權利是否得到了尊重、保障和實現。權利視角是超越城市和鄉村、時間和空間、職業和專業的視角,是著力踐行為人民服務的視角,是真正體現人民利益至上的視角,是切實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視角,是全面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視角,是夯實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文明進步基礎的視角。
權利視角的鄉村振興,需要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好地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堅持權利導向的經濟社會發展理念,重點要保障和實現憲法賦予全體公民的人權、產權、治權。權利興則鄉村興,權利興則民族興,權利興則國家興。
新時代加快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堅持跳出“三農”看“三農”,形成時代眼光、歷史眼光、世界眼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公共政策、法律制度和實踐活動要與中國鄉村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與人類共同創造的現代文明相結合,既傳承和弘揚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天人合一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堅持和踐行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實現鄉村文明、城市文明、農耕文明、現代文明相融合,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創造出既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彰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新中華文明,這將是造福國人、惠及全球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堅持在維護權利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質上也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基、固本、強根、鑄魂。
本書收錄的是我從權利視角觀察和研究“三農”問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市化、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部分調研報告和思考文章,主要內容分為六篇:第一篇為“農民增收與共同富裕”,第二篇為“鄉村建設與城鄉融合”,第三篇為“農民發展與制度公平”,第四篇為“新型城市化與制度創新”,第五篇為“鄉村振興與權利興農”,第六篇為“鄉村治理與現代文明”。雖然這些調研報告和思考文章的時間跨度和空間跨度比較大,形式多樣,但都是圍繞維護與發展農民權利這條主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這個主題、讓農民過上幸福而有尊嚴的現代文明生活這個主張。我在長期的農村調研中獲得的深刻體會和重要啟示是:沒有對權利的維護和保障,沒有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不可能有鄉村的振興和民族的復興,即便是一時取得的經濟發展成果也隨時可能被清零。本書旨在為鄉村振興研究提供權利視角,為農民全面發展探索權利路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夯實權利基礎,為人類文明新形態激活權利元素。
幾十年來,雖然國內外形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作為一個“三農”政策研究者,我堅持造福百姓、服務眾生的立場沒有變,堅持以良知和智慧報效國家、回報社會的志向沒有變,堅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目標沒有變,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沒有變,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方法沒有變,堅持說真話、不說假話的學者底線沒有變。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張英洪
2023年1月9日
(本文摘選自《權利視角的鄉村振興——農研智庫觀察》的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