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生部資料顯示,2010年,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西藏)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發職業病27240例,主要分布在煤炭、鐵道和有色金屬行業。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累計報告職業病749970例,死亡149110例,現患527431例。
2011年6月26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衛生部長陳竺在作關于職業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說明時表示,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草案擬對現行職業病防治法作出修改。
指定診斷,成了維權中的一道坎
易業挺,一名退伍老兵。2003年,他和眾多打工者一起,踏上南下的火車,來到深圳。在老鄉的幫助下,初來乍到的易業挺進入了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工作。實力雄厚的公司、大規模集團化的生產鏈、遍布全球的客戶……眾多的光環,讓易業挺眼花繚亂、異常興奮。
易業挺被安排到了綜合車間做沖壓工作,就是把鋼材加工成客戶需要的模樣。這并不是一件輕松的工作,有時候為了趕工,鋼材上的油漆都沒干就要進行操作。
2005年,易業挺經常感覺疲憊、嗜睡。7月,開始出現牙齦出血、身上出現紅疹、瘀斑、發燒等癥狀。經過醫院診斷,易業挺患上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身體一向很好,為什么突然得了白血病?易業挺難以理解。而在此期間,公司其他一些職工的身體也被查出問題。
終于,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份宣傳材料化解了易業挺心中的疑云:長期接觸苯可導致苯中毒,表現為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嚴重者引起再生障礙性貧 血,也就是白血病。易業挺說:“我工作中使用的油漆就含有苯,短短的幾行字,讓我猛然醒悟,我反復讀著那段話,決定做職業病診斷。”
在當地的職業病防治所申請診斷的時候,易業挺被認定不是職業病。不甘心的易業挺又到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申請做職業病診斷。該院受理了易業挺的診斷申請,但由于沒有環境檢測材料,一直不能進入正常的診斷程序。而這些材料由廠方掌握,廠方拒絕提供。
幾經周折,易業挺終于從廠方拿到了相關材料,并開始就診。從2005年發病到拿到診斷書,經歷了22個月。這期間,易業挺住過8次院,幾次接到病危通知,早已債臺高筑。
回想自身艱難的維權路,再看看周圍依然在奔波的職業病患者,易業挺開始聯合其他具有同樣志向的人,幫助職業病患者進行維權。2011年6月,易業挺等人依據自身的經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對職業病防治法修改草案的回應稿。
記者采訪的時候,易業挺依然在醫院接受化療。談起職業病維權,易業挺認為由省級部門認定職業病診斷機構,已經讓診斷機構形成了“壟斷”。易業挺 所說的“壟斷”,指的是現行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職業病診斷應當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
“在我自身以及幫別人維權的過程中,少數醫生會向患者索取賄賂,價格3000元至8000元不等,這對本來就面臨困境的職業病患者來說是雪上加霜。也有的診斷機構與企業建立了不正當的關系,拒絕對職業病患者作出診斷。”
在易業挺看來,診斷的門檻,讓他們的維權路變得更加坎坷,如今已成為職業病患者必須要解的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