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國內主要人事任免
中央人事任免
白春禮任中科院院長
朱善璐任江蘇省委副書記
趙實任中國文聯黨組書記
魯煒任北京市委委員、常委
孫偉任山東省委委員、常委
鄒志武任海關總署副署長
鄭京平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
張海濤任國家廣電總局黨組副書記
王志剛任科學技術部黨組副書記
張有乾任山西省國家稅務局副局長
邱大南任江西省國家稅務局副局長
陳皆重任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
甘霖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
李東生任公安部副部長、黨委副書記
蔡赴朝任中宣部副部長 兼任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
謝一湖任安徽省國家稅務局黨組成員,安徽省國家稅務局總會計師
免去劉京公安部副部長職務
免去李克農海關總署副署長職務
免去孫志輝國家海洋局局長職務
地方人事任免
李剛任巴中市委書記
齊靜任懷柔代區長
廉毅敏任太原市市長
盧子躍任麗水市委書記
王永康任麗水市代市長
張璞擬任晉中市委書記
李云峰任江蘇省副省長
劉曉華任四川省統計局局長
李小敏任江蘇省委常委
朱善璐任江蘇省委副書記
李新華任襄陽市委書記
趙風樓任承德市市長
陳鳴明任黔西南州委書記
龍長春任黔西南州副書記
姜明任哈爾濱市委副書記
別必雄任襄陽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
李再勇任貴陽市委副書記
王海林任四川省經信委主任
李仲彬任四川省司法廳廳長
高金浩任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
孫兆林任遼寧葫蘆島市委書記
魏小鵬任遼寧營口市委書記
唐川平任成都市政協黨組書記
金道銘兼任山西政法委書記
馮志禮擬任嘉興市委副書記
何志明任重慶市財政局副局長
王大軍任石家莊市副市長
韓子榮出任門頭溝區委書記
李強任浙江省委政法委書記
羅一民任江蘇省委統戰部部長
陳倫任吉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王曉東當選河北省張家口市市長
梁維東任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
楊衛澤任中共南京市委書記
蘇樹林任福建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趙建才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王海林任四川省中小企業局局長
劉曉華任四川省統計局局長
郝康理任四川省旅游局局長
王浩任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總規劃師
熊建中任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
劉學庫任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鄧海光當選廣東省茂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楊曉棠、葉柏茂擬任廣東東莞市紀委副書記
李兆前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和省紀委書記
免去焦彥龍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職務
免去蔣篤運河南省教育廳廳長職務
免去董永安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職務
免去沈小平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職務
溫家寶:土地是農民最大社會保障 流轉不能強迫
4月2日至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呂梁山區考察時說,土地是農民最大的社會保障,維護農民的基本權益最重要的就是維護土地權益。耕地不僅是農民的利益,也是國家利益,因為中國人太多,地太少。土地流轉要尊重農民意愿,不能搞強迫命令。修路、建房都不能亂占農民耕地。呂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和貧困山區,這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溫總理第三次到這里考察。
住建部:對保障房住戶實時監測定期復審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逐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體系,推進住房保障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加強部門協作,健全住房保障、民政、公安、金融等機構和社區協作配合的保障對象經濟狀況審查機制,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審核制度。強化動態監管。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統,對保障對象家庭經濟狀況及其變化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創新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保障性住房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各種違規使用行為;對住房保障對象進行定期復審和不定期抽查,根據保障對象經濟狀況變化情況,調整實施住房保障。同時健全檔案管理,并加強機構隊伍建設。
據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經對29個省市開展了檢查,并對上海、重慶、福建、四川等省市進行了抽查。從檢查情況看,各地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同時,住房保障規范化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科技部:重點支持新能源產業
據悉,科技部“十二五”能源戰略將把支持重點放在新能源產業上,包括煤基清潔燃料、風電、太陽能等領域。同時,科技部未來將適度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彌補目前補貼資金的不足。據了解,2010年我國新能源利用量總計3億噸標準煤,占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9.6%。其中,光伏電池產量達到8吉瓦,約占全球總產量的一半;風力發電新增裝機達16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182.7萬千瓦,居世界第一。同時,我國新能源產業的核心技術并未完全掌握,產業大而不強的特征十分明顯。對此,中華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表示,應該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新能源產業,在一些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首部房產中介行業法律法規4月1日正式施行
首部針對房產中介行業的全國性法律法規《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4月1日正式施行。該辦法不僅規范了經紀機構的行為,而且對買賣雙方都有一定約束力。多家公司同時出售一套房源的情況將得到遏制。據介紹,具體操作層面上,將有4方面變化:中介公司必須與委托人簽訂房屋出售或出租的經紀服務合同才可以開展業務,出售房屋的來源將得到保障;《房屋狀況說明書》將成為交易環節中必須具備的信息;如果中介機構不僅提供房地產經紀服務,還提供代辦貸款、代辦房地產登記等其他服務,要分別簽署合同,兩者將不再混為一談;《辦法》中也針對各地方政府提出了監管方面的一些要求,并賦予了中介機構可以查詢房地產交易和登記信息的權利。
國務院8個督查組摸底16省區市調控效果
從4月上旬開始,國務院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市)落實國務院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的情況,開展專項督查。據新華社報道,督查組此次重點檢查的內容包括:各地房地產市場調控責任落實情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情況,執行稅收政策和差別化信貸政策情況,住房用地供應管理情況,引導住房需求情況,以及落實住房保障和穩定房價工作約談問責機制情況。此次督查的16個省(區、市)是:北京市、遼寧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
環保“十二五”規劃通過專家論證
4月5日從國家環境保護部獲悉,《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已于日前通過專家論證。該規劃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提出了深入推進總量減排、強化環境質量改善、防范環境風險和完善環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四大戰略任務。 這一專家論證會是由環保部和國家發改委在北京聯合召開的。規劃經修改完善后將按程序上報。
國土部:全國土地供應計劃指標嚴重不足
4月7日,國土資源部召開全國土地供應調研報告會表示,根據調研情況,全國31個省(區、市)反映土地供應計劃指標不足,多數反映下達的指標只能滿足需求的1/3。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董祚繼透露,31個省(區、市)全年用地需求總計達到1616萬畝,遠遠大于年度計劃指標670萬畝,其中有8個省份今年的用地缺口超過40萬畝,像新疆用地需求預計將達120萬畝以上,是2010年的近2倍,是2009年的近4倍。他指出,許多地方一方面反映供地指標不足,另一方面又大量存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粗放濫用的現象。據悉此次調研,國土部共抽調369人組成調研組,用時一個月完成了對31個省(區、市)179個縣市的實地調研。
北京上調停車費 治堵顯效果
北京日前再出治堵措施,自4月1日起實施新的停車收費標準。根據新規定,北京市三環內的停車費第一小時為10元,比原先的每小時2元上漲8元,此后每小時15元,比之前上漲13元,按8小時上班計算,每天的停車費將平均上漲99元。價格杠桿撬動下,車主及收費管理方都感受到了春日中的寒意,而這劑走“市場路線”的治堵藥方,確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同時,為配合停車費新規的實施,北京已先后開通一批“袖珍公交線”和社區公交線,解決部分居民從小區到地鐵站的出行難問題。地鐵公司也將通過縮短行車間隔,增加運力等措施,緩解高峰時期地鐵客流的擁擠狀況。
上海常住人口突破2220萬
據上海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會議:截至2010年底,申城常住人口為2220.8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為1412.32萬人;來滬半年以上流動人口總數達829.82萬人,占常住總人口比重的37.37%。在人口數量不斷增長、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之時,申城也面臨著人口結構、布局等帶來的諸多挑戰。上海市人口計生委主任謝玲麗表示,申城將通過合理引入上海發展所需的25歲至35歲勞動力,減緩老齡化進程;探索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等模式,解決養老難題;對于全市實有人口、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數量不斷攀升給城市承載力和運行帶來的挑戰,目前,申城人口空間分布已得到一定的調整優化,但想要改變中心城區人口過度擁擠的現象,還需更長時間努力。
濟南將啟動大規模城中村改造 推動城市化進程
山東省濟南市將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力爭“十二五”期間基本消除中心城區“二元化”現象,完成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城中村改造。據日前通過的《濟南市中心城城中村改造引導規劃》,濟南市現有規劃城市建設用地內的村莊即城中村309個,人口約54.9萬,村居住宅占地7716公頃,人均約140平方米。按照城中村改造引導規劃,濟南市將圍繞強力推進重點區域和重要功能片區內的城中村全面改造,將309個城中村整合形成50個成片改造項目和5個重點建設片區,建設106個集中居住社區。目前,濟南市已完成30個社區的規劃策劃。
廣州頒布集體土地及房地產登記規范
《廣州市集體土地及房地產登記規范(試行)》4月6日正式發布,7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標志著廣州的集體建設用地和房屋的初始登記、轉讓、抵押等行為有了通行的執行準則。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介紹,廣州市集體土地范圍內的房地產登記由于各種歷史原因成為了廣州市房地產管理的薄弱環節,該規范的出臺標志著廣州市已率先建立起城鄉統一、房地一體、體系完整、類型完善、保障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登記制度。據悉,按照《登記規范》,廣州全市將建立統一的集體土地及房地產登記簿。登記簿可以采用電子介質或紙介質存檔。今后,全市的集體土地房地產情況,均在該“賬本”上可查詢到。
南京:“十二五”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
2000年,南京市是全國垃圾分類的8個試點城市之一。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局長許衛寧坦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南京市垃圾分類率大約有10%,其中95%左右被送往垃圾場進行集中填埋。今年,南京市重新啟動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工作,提出到2014年,力爭垃圾分類率達到40%,“十二五”期間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在接下來的4年間,南京市將從垃圾分類的源頭到終端處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努力實現垃圾分類率由10%到40%的提升。
首屆中國·國門空港都市區高峰論壇在京舉辦
近日,由新浪樂居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門空港都市區高峰論壇”在首都機場希爾頓酒店成功舉辦。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章惠生表示,首都機場已經逐步聚集了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物流區、會展區、商業區、酒店等業態,臨空經濟已經進入了“機場經濟區”這一最高發展階段。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允春認為,國內首個空港都市區的出現,將讓首都機場在更多功能維度上發揮集聚和擴散效應,并為順義區域及北京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鑒于目前區內高品質商務辦公功能仍較欠缺,中建地產攜手綠地集團投資的15萬平米翼之城項目,融合了5A寫字樓、商業、SOHO辦公等城市業態于一體,將為空港都市區“補白”。綠地集團京津事業部總經理助理龔寒玉認為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的發展將給房地產業帶來新的機遇。在“十二·五”開局之年,臨空經濟帶發力之時,本次高峰論壇還重點探討了國門空港都市區將都市核心價值與空港國際屬性相結合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