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孩子總數正在變得越來越少!今年4月底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我國0~14歲人口為2.2億,約占全國人口的16.6%。根據人口學統計標準,一個社會0~14歲人口占比15%~18%為“嚴重少子化”,15%以內為“超少子化”。很多專家斷言,我國已經進入“少子化”階段。(《半月談內部版》2011年第6期)
少子化、老齡化并存,教育等公共資源待重新配置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喬曉春認為,目前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經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0~14歲少年兒童人口比例接近發達國家總體水平。
老齡人口多,低年齡組占總人口比重變少,一方面說明老齡化進程加快,另一方面說明生育率下降很快。少子化、老齡化并存的局面將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公共資源的配置和現已配置的公共資源。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僅以教育資源配置為例分析:“20年前,北京有6000所學校,現在只剩3000所,平均每年關200所。那些老師怎么分流、校舍怎么處理呢?過去的教育投資怎么調整呢?同樣,醫療、養老資源的配置也將受人口結構的影響。”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勞動與人力資本研究室主任都陽表示,隨著“少子化”進程的加速,以前教育資源數量擴張型態勢應該及時轉變為內涵深化型態勢。他說:“我們不一定縮小整個教育資源,現在來看,城市里面很多學校生源減少,但同時也要看到很多農民工的子弟沒有學上,廣大農村留守兒童沒有接受很好的教育。我們可以在總量資源瓶頸比以前緩解的情況下,強化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深化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