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市值蒸發65億港元,專家指涉事企業危機失敗,以“流血事件”促成行業進步,是“墓碑進步”味千股價暴跌四成
新華報業網電 12日,味千拉面在官網向消費者和中國農業大學致歉,承認此前誤讀了中國農業大學的報告,“引起消費者對骨湯湯底成分鈣含量的困擾”。自7月23日被指湯底由湯粉調配而深陷“骨湯門”后,味千拉面一直在跟媒體和公眾打太極,直到復牌的前夕才首度致歉。
根據味千(中國)(00538.HK)8月12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股票將于8月15日起在聯交所復牌交易。
在此期間,中國農業大學發表聲明斥責味千侵犯聲譽權,媒體曝光其曾違規使用添加劑,全國各地開查“味千門”,味千股價與名聲齊落千丈。至8月5日上午停牌,短短兩周多的時間,味千(中國)(00538.HK)在港股價已經大幅下跌超三成,公司總市值蒸發65億港元。
“骨湯門”事件后,多家金融機構發布報告不看好味千近期業績。高盛降低了味千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并將目標價下調四成,從18.20港元下調至11.00港元,受其影響,本月4日早盤味千股價快速下跌;而瑞銀方面也表示,負面消息已經損壞味千的品牌;渣打方面則表示,味千店內客流降低,并調低味千2011年及2012年盈利預測7.5%及8%。
而近期的一份網絡調查也顯示,有29萬人明確表示:發生這樣的事件后,再也不會去味千拉面就餐。羊城晚報記者在廣州多家超市也看到,味千拉面的袋裝面近期滯銷,不得不兩包捆綁實行“買一送一”的促銷。
相關企業應對危機失敗
但在致歉的同時,味千拉面仍然不失時機地強調骨湯的“獨門配方”,表示味千千味湯的主要原料是由豬骨熬制濃縮而成的骨湯原液,再按照日方獨有的工藝流程調味分裝而成,統一配送到各門店后,再兌制還原為豬骨湯底。
對此,知名企業危機管理專家林景新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評價表示:“味千拉面在應對危機的處理上徹底失敗,與中國大部分企業一樣,味千拉面重銷售、輕管理,在開拓市場方面味千拉面很有一套,但面對這樣的危機,我估計味千公司內部已經亂成了一團糟,這個時候才出來向公眾道歉,反應速度太慢了。對味千拉面而言,可能他們覺得自己被冤枉,所以不停地向公眾解釋,但實際上,危機事件發生后,公眾相信的就是真相,無論公司如何澄清,公眾因為不信任都不會采信,這個時候,重建信任比澄清事實要重要得多。”
就在昨天,肯德基就醇豆漿事件也發表了一篇致消費者的公開信道歉。再加上永和豆漿的“豆漿門”事件,近期一系列針對快餐連鎖業的勾兌事件,公眾憑借洶涌的民意質詢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但在這幾起事件當中,相關企業都表現不佳。在上周永和豆漿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記者問及為何不告知消費者“豆漿粉”沖泡的情況,該公司總裁林建雄回應,之所以大陸消費者不知道部分永和直營店豆漿是由豆漿粉沖泡而來,是因為消費者并沒有詢問。而肯德基在之前給羊城晚報的聲明中,也一再強調肯德基從來沒有以“現磨現做”宣傳過醇豆漿。
對此,林景新表示:“這是公眾最基本的知情權,企業本來就有義務給予相應的說明,不能以此作托辭。”
盡管近期一系列針對快餐連鎖業的勾兌事件,最終公眾憑借洶涌的民意質詢獲得了勝利,但林景新表示:“在危機管理學上,這是一種‘墓碑進步’,就如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和蘇丹紅事件,都是以這樣的‘流血事件’促成了行業的進步。”羊城晚報記者許悅